再加上大人小孩年齡相仿,平時走動的就比較勤,關系也是不似親人勝似親人。
朱霖嘴中的大哥和二哥是張姨的兩兒子,他們是朱霖兒時的玩伴,年齡相差一到兩歲。
至于為什么兩家沒有親上加親,可能是張家那兩位長相不如人意,也有可能彼此太過熟悉,沒有產生男女感情。
如今大家都聚以成家,相處也非常親近。
駱濤除出第一年來走丈母娘家不知道情況,沒買禮物去張家外。
從第二年起這禮物是年年兩份,也不曾落了張家。
故朱霖叫張家兄弟為大哥二哥。
張姨聽朱霖問起自家兩個兒子,心里也高興:“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們院里那是狼多肉少,要是不挪挪窩,一家子人怎么養活。
你張叔走的早,現在我還退了給他們看孩子。
他們要是還待在院里,什么時候能熬出頭。
這兒年初咱們市里不是開會嗎?說現在很多醫院都缺人,他們就碰了碰了運氣。”
說到著張姨難掩高興這色,朱霖也知道這樹準是挪活。
心里也為他們一家子高興,笑著問道:“張姨,那不知道大哥二哥都高就市里哪家醫院?”
“咳,你這孩子,什么高就不高就。”笑著責怪了朱霖兩句,接著道:“老大在積水潭,老二在友誼醫院。”
“張姨,這兩家醫院不比咱院里差,……”
娘倆聊的很高興,反觀駱濤忙了一身汗,才找到所需的釀酒的酒器。
看到這酒器的藏身地,駱濤不得不感慨一下丈母娘,也真是的,明知道要用,也不早點拿出來放在明眼的地方。
專挑常人看不見的縫紉機下面藏著。
還好酒器早就清洗干凈,不然駱濤又該埋怨丈母娘了。
“光顧著聊天了,家里廚房還燉著一鍋骨頭呢!”張姨一拍大腿笑道。
“哈哈哈,張姨那您快回去看看吧!”
“好,中午你們一家三口都不準走,家里吃。”
張姨回到自家的廚房,沒一會那邊就聽傳來砍骨頭的聲音。
聽之甚是悅耳。
再看朱家小院這邊,駱濤踩著凳子采摘葡萄,小十月在下面接著,朱霖則放了兩個大盆水清洗葡萄。
各有分工一家三口忙的不亦樂乎。
分別沒一刻鐘的張姨,端著碗復又轉回來,“這小家伙可夠勤快的,一點不像我家那兩個小子,一天天就知道玩。
去了托兒所那么長時間,一回家就知道找我要小紅花。”
朱霖迎了上來,“張姨。”復又指著小十月說:“他可沒有您老說的這么勤快,……他也是不愿意上學,一提上學就氣的跟青蛙一樣。”
“那可不行,十月年齡可不小了,也該讓他上學了。”她又想到了什么,對駱濤說:“濤子,我知道你家的情況,……疼孩子是好事,但咱們不能溺愛,孩子上學是大事,可不能給他耽誤。”
她復又看向小十月,“這小子聰明,打小我就看他以后是清北的人才,……”
駱濤是心里苦,自家知道自家的事,只能苦笑應承道:“張姨教訓的是,明年就把他送學校里去,今年兒因為一些事給耽誤了。”
張姨以為駱濤真的認識到了錯誤,“嗯,你家后面就是學校,想孩子出了門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