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爺,我敢給您打包票,那畫絕對是《戲嬰圖》,至于是不是唐代的我就不敢說了,不過看著有年頭。”郝近明忙著給駱濤斟茶,并解釋著。
自從兩人認識,他可沒少從駱濤那里掙著錢,反過來駱濤也沒少從他這兒淘著寶貝。
這就是周瑜打黃蓋,兩廂情愿。
“哦,哪的主兒?”
在電話里駱濤也沒細問,就自己騎車急沖沖來了。
“冀省的,不是圈里人,聽口氣挺著急出手的。”
郝近明這人很有趣,別人做中間人都挺讓人煩,(兩頭吃)他就跟別人不一樣,讓人感覺稀罕。
不說遠的,就他剛說的這句話,簡單明了,還有畫龍點睛之筆。
已經給駱濤透出了風,對方著急出手。
當然,他能讓雙方都稀罕,他肯定也給對方透出一點駱濤的信息,比如駱濤不缺錢。
看,這人多壞。
行里有規矩,只要買賣有了中間人,這買家和賣家就不能繞過中間人,要是私下里進行交易,那就是壞規矩。
規矩是這么說,但規矩那也不是人定的嗎?
“哦,那人什么時候到?”
“應該快了,先一步就跟他去了電話,住的可能有點遠,耽誤了吧!”
在賣主兒沒來之前,兩人就喝茶扯著閑篇。
不多時,那人就來了。
穿著都很得體,不是鄉下人,看膚色倒有點福相,白嫩白嫩的。
初次見面自然要寒暄幾句。
“龔先生不知道,畫帶來了嗎?”
駱濤思畫心切,哪里有閑時間跟他虛偽。
這人倒也是個識貨的人,見到駱濤就知道了其的大名,連拍了好幾馬屁。
從背的長黑色布包著,掏出已經發黃的古畫。
看到那層裝裱,駱濤的心里就對畫作有一個初步的判斷,就算不是原作,那也差不了哪到去。
駱濤也有些許的定力,在龔先生忙活的時候,趕緊從口袋掏出早就準備好的手套。
龔先生見之,嘴巴猶甜,“駱先生就是跟我們不一樣,大家風范,愛畫之人……”
“我也是附會風雅,哪里是什么大家風范。”此時他的心都在那畫上,那有心思跟他打哈哈,看在畫的面上,便敷衍了一句。
他笑著對駱濤說:“駱先生,我看這畫還是由您來打開吧。”
這個提議是不合規矩的,駱濤遲疑了一下。
“龔先生這不合規矩,這畫是您的,我看還是由您來打開最好。”郝近明提醒了他一句。
“哦,那好。”他遲愣了一下,聽說不合規矩,他也不知道是什么規矩。
他也不過就是想賣個好兒給駱濤,沒成想還不合規矩了。
……古樸的畫卷慢慢隨著他那雙白嫩白嫩的胖手緩緩被展開。
這不看不要緊,一看讓駱濤大吃一驚。
預知后事,且看下章。
《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