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就是這個時機,銅錢鏢沒打人,專打馬。
滿天花雨的銅錢一出,二十米的距離人還能躲,馬是怎么也躲不掉了。
那些疾蹄奔馳的馬匹哪受得了這個,要么前蹄一挫撲砸在地,要么奮蹄一躍人立前踹,或者向后抱蹶,甚到有被擊中全身酸軟直接側翻的。
那些馬上的騎手,要么被掀翻,要么被踹落,到了地上也不得安寧,踩踏、壓砸不斷。
一時間,墮馬撲地聲、骨頭碎裂聲、馬嘶人哀嚎,亂得難入耳。
看到這種情況張召重出手了,他射出數枚細如牛毛的金針,咬向方世玉和嚴晶心。
金針打穴可是武當絕技,沒道理不用,張召重想著攻敵不備,圍魏救趙。
全沒用處,方世玉和嚴晶心手里的銅錢鏢也像長了眼睛,沒有一枚金針能突入進去,都有二人身前數尺處便被攔截。
方嚴二人周身有著一個無縫的探測網呢,如何能讓張召重得逞,他們不但防守,還不忘攻擊,總是銅錢鏢不斷,批量地擊殺張召重的手下。
張召重也想像對手一樣出手攔截暗器,射出的金針卻無功縹緲。
因為方世玉也好,嚴晶心也罷,手里的銅錢鏢全都不走直線,都是拐著彎來的。
只需要在銅錢鏢甩離手一尺的距離內加一個彈指氣勁,它們的軌跡就變得完全無法預測,暗器出手后改變軌跡對手就沒有反應時間了。
出手的方向可以判定,但離手后變向,從入眼到大腦給出判斷到軀體的動作改變是需要時間的。
不說利用空氣動力學的辦法走曲線了,哪怕是它突然變一個角度,防守的人也跟不上。
這就是變軌彈道的威力,看似射出時是攻向一個目標,可目標變了或軌跡變了就會擾亂思維,神經反應速度如何跟得上。
或許小李飛刀就是這樣的原理,無法跟蹤,只能讓最后的著點移動來躲避。
但躲避的一方是吃虧的,就像下棋一樣,不管是圍棋還是象棋,對手的一招,下面的應手是成例,也就是幾個可能,都可以按套路來設想分析。
而出招一方有了兩個計算點,前后堵,主動變招的一方可以提前預設對方的反應,又加上了變招之后的覆蓋面,從概率上就多了許多優勢,就是預判對手的預判。
再加上有一個能放出三米的氣勁網,幾乎從攻防兩端把對手的路子都堵死了。
方世玉之所以讓清廷高手齊上陣,為的就是這一點,不怕對方人多,對手人多他和嚴晶心可以用暗器,基本上算是扯了個平。
可氣勁的網狀探測法反而在人多時提高了效率,一個一個打,累也累死他們倆。
除了效率還有一個攻擊距離的算計,武器不近身都沒有用,而且一開始張召重也沒有讓手下用箭,他們被方嚴二人麻痹了。
到了近前,哪怕對方用弓箭方世玉也不怕,因為射箭的速度遠遠趕不上發暗器的速度,而且在短距離內射箭是會誤傷的,雙方的攻擊面也不對等。
還有利用馬上格斗的缺點,再厲害的武功高手也沒有辦法把自己的能力加持到坐騎上,解決了他們胯下的馬,就讓他們陷入了被動,因為立足不穩啊。
這樣的不對稱作戰,不說那些手下,就是張召重也得在外圍游走躲閃,撒錢的威力就是這么強,銅錢鋪散而出,它們也不長眼。
那些個武林高手被方世玉和嚴晶心不斷地收割,清軍的將領也看到了。
他想揮軍上前接應,卻猛然看到天上飄來了幾十個大風箏,轉瞬間就到了他們的頭頂。
是阿竹領著的暗箭營出擊了,他們在武林門的城墻上一看到方世玉和嚴晶心出陣就起飛,打了個提前量,這會正好趕上。
空中落下一陣陣的黑雨點,帶著破空的嘯聲,砸在清軍的前陣,不斷的爆炸燃起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