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的灌頂**不再讓洪熙官惴惴不安,不就是傳功嘛,咱們有更好的。
他甚至看到了乾坤大挪移、吸星**、北冥神功等功法的影子。
都是對外放真氣的處理,雖然轉移、吸收、消化不一樣,可前期的感知相同。
只要不斷地修改乾坤點穴**真氣外放和接收的“天線”結構,總有一天他也能弄出一個合理的“回路”。
到時探測、轉播、吸收、轉化都不會是什么難題,果然武學不應該拘泥于功法,而應該弄清楚功法的原理。
洪熙官經過這一番探索還弄清楚了幾樣氣勁的分別。
在經脈之中傳導的命名為真氣,外放出去與外界發生作用就轉化成氣勁,存儲進了墨玉這類介質后應該稱之為內力,這時它的能量和信息結構應該與物質本身的強相互作用結合在了一起。
而進入骨骼中的骨力應該是物質化之后形成某種參與身體新陳代謝的活性物質,應該稱為真元。
總之,氣的狀態一直在轉化,轉化過程中釋放的能量就是其外在表現。
為此洪熙官也開發出了幾樣簡單的真氣應用,比如點個火、凝一小塊冰霜什么的,雖然威力還不強,但路子算是走通了。
通過真氣的應用,他也理解到氣跟形成思維的生物電反應是一致且能互相轉比的。
如此才存在以念御氣,并不是信念這種腦電波信號直接對外界產生作用,而是這種信號被轉化為能量的過程中激發了物質釋放其本身具有的能量。
這么形容吧,點燃炸彈需要引信,引爆核彈需要炸彈,激發氫彈需要核彈。
引信卻不是氫彈,他又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導致氫彈的爆炸。
氣即這樣的引信,他像光一樣,既是信息載體,本身也是能量物質,它還能引起特定物質的一連串反應。
同時也能完成接收,只要接收的結構調整成與真氣信息同頻共振就行,相當于較對天線,兩邊的頻率一致就收到了信息。
魏溯難覺得自己距離揭開墨玉的神秘面紗已經很近了。
解決了真氣的輸入輸出問題,洪熙官淡定了,他現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順手撩開西域神秘的面紗。
正高興呢,乘興而來,還不得窺探一下西域的美貌?
都不算偷窺了,而是一個名正言順前來的客人,有門路。
進入葛爾丹的領地時,洪熙官已經讓桑結忘了他此行前來的目的,取而代之的名目是進行商貿。
不是普通的商貿,而是決定草原、高原攸關利益的商品交換。
桑結自己都被洪熙官搞定了,他的隨仆也只是捎帶手,現在他們只將洪熙官當成能幫助草原突破鹽鐵限制的戰略物品販賣者。
這當然很重要,也是桑結親身前來的原因,一切都轉換得天衣無縫,就連當事者也絲毫不覺得突兀。
有了桑結從中引見,洪熙官很容易就見到了蒙古的高層,他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三樣東西,焦炭、水泥和塑料薄膜。
前者跟鋼鐵有關,后二者是為了讓蒙古能夠提升食鹽的產量。
有清一代,對于食鹽的壟斷經營都從未停止過,除非遇上了天災兵禍,不然口外的鹽是禁止向口內販賣的。
而在乾隆年之前,口外也因為食鹽生產技術的緣故,一直沒有辦法將產量提升,所以也談不上供應口內。
這年頭用的還是煮鹵法,對于產量更大更快的曬池法,古人是不掌握的。
一來曬法的結晶技術他們無法突破,二來曬法也受氣候影響,一下雨就全泡湯了。
云霄已經開始了小工業化,尤其是煉焦,因為它決定了骨瓷的生產。
可有了焦炭,再加上石灰石、食鹽和水,通過一定的工藝流程就可以得到聚氯乙烯。
這也算是為了制造潛水工具卻沒用上的一條廢棄的技術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