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局下完,袁承志嗒啦一下將手中的棋子扔回棋罐,眼神卻還有棋盤上,久思不得其解。
洪熙官則抬起了茶盞潤了潤嗓子,然后繼續自己的心理攻勢:“前輩能想清楚問題在那里嗎?”
其實洪熙官也不清楚這樣調換之后為什么局勢會產生大逆轉。
他也是在現實里看了深度學習算法機器人下贏人類棋手之后專家做的分析才明白,座子制其實并不固定先手必占優的理論。
將棋盤變大變小或者分割,人工智能應對起來就是兩回事。
空白棋盤分先貼目,相當于人為計算一個先后順序的優勢差距。
這個差距靠人腦計算不精確,深度學習算法讓機器人有遠超有人腦的判斷速度和機械運算能力。
人類棋手與它對弈就相當于跟古往今來所有的棋手下棋,等于機器一直在翻書作弊,所以人類才下不贏。
當棋規改變時,機器人應對起來就不那么有優勢了,因為沒有那么多棋譜可以學,機器人可不會像人腦一樣做主動分析,它只會基于已有數據來推演選擇最優解。
所以洪熙官與袁承志下座子棋,又換了手,就相當于改變了規則,限制了來自后世的經驗這部“機器”,機會就出來了。
袁承志有些語氣不定:“是交換對調時你要的那個先手?”
洪熙官點頭又搖頭:“不僅僅如此,還因為座子,座子先天地劃小了棋盤,約束了棋局走勢,加劇了中盤搏殺,卻因此而遺留了大量的漏洞,這樣的漏洞在官子階段是兩可之數,只不過以前大家都不愿意下官子,只以點數作決。”
袁承志幾十年的棋藝沒白費勁,洪熙官一提他就明朗了:“中盤決勝之后,大家都認為是贏者通吃,其實還有許多余味,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洪熙官的目的達到了:“凡事不到最后都不應該絕望,更不應該以勢論局,而應該堅持到最后,座子雖然約束了棋勢,但座子可能生變,就像晚輩和前輩交換了黑白,座子的作用就天翻地覆。”
剩下的不須說袁承志無師自通:“如果把座子視作闖軍、蒙古、高原、吳三桂、鄭成功、南明等勢力,當時其實是有很多變數的,只不過大明的皇帝坐在中樞,看不到四方余子。”
洪熙官點頭:“是啊,大明的皇帝沒有要求那個先手,拱手讓出了主動權,別說當時,就是換成了現在這些座子仍然不能定論,實不相瞞,晚輩亦對這些座子上下其手,別看它們現在是清廷的座子,可說不準什么時候他們就轉變了顏色。”
袁承志頻頻點頭:“最關鍵是中間的大龍,不管前后或者生死,大龍的空間猶在,只要還有空棋局就沒死,還能繼續下。”
洪熙官又幫袁承志續上了茶水:“所以晚輩才求先手,跳出棋盤,只有這樣才能看清楚棋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晚輩也是如此才知道下這一棋盤缺的那一口氣是什么,又如何備足它們。”
夢境的秘密不能說,只能強行的湊足理由,好在古人可以欺之以方。
袁承志長嘆而起負手而立,看著棋盤不斷地搖頭:“就是一口糧食啊,本就快絕收了卻九邊布局連年戰亂,沒有人想一想問題到底在哪里,唉。”
剛感嘆吃的,朱紅枚就端著個托盤進來了,當啷一聲放下,托盤里的碗筷盤碟碰撞激起了余音。
朱紅枚肯定還對袁承志沒好臉,但別人上門做客,飯點到了肚子餓得咕咕叫都敲鑼打鼓了,朱紅枚也做不出趕人的舉動來。
所以她就用重手重腳來表明態度,但禮數卻一點都不缺,不但打好飯菜擺好碗筷,就連退出去時也恭恭敬敬。
不能要求更多,好歹人家也是個堂堂的公主,袁承志眼神閃爍了兩下,終于在朱紅枚快走出大帳時開了口。
“那個,我答應過阿九一年就回中原,可那時我已經與青青成了親,還有了孩子,所以……”
老渣男算是隱晦地道了歉,可朱紅枚卻越發地生氣,她也沒回轉身,而是背身應了一句:“那何鐵手算什么?”
袁承志臉色變白,可能是這話刺到了心里,可他還是吐出了一口氣:“惕守一直是我弟子,我們二人從不逾越,此心天日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