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和笑笑相互看了對方一眼,深深地嘆氣,眼里流露出來的都是這樣的意思:
哎,做一個孩子特別是一個還需要去托兒所的孩子,人生為什么就是這么的艱難?
相比較上一次的送別,這一次方氏心情倒是沒有以前那么低落了,只是給他們收拾了許多東西讓帶過去。
當然都是自家產的糧食干菜什么的,再就是地方上的土特產。
除了要帶給劉萍花的,還有一些臘肉干魚什么的,方氏是讓他們帶給老教授。
知道老教授幫了他們許多之后,黎父方氏都特別的想要感謝人家了。
可是對方是省大的教授,要什么東西沒有,哪里稀罕他們這些鄉下人的感謝。
倒是兒媳婦說得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重在知心。
如果真的只是重視那些外在條件,這樣的人,也就沒有必要與他來往了。
反正老教授對他們家也算是知根知底,本就是什么都沒有的鄉巴佬,又何必為了面子打腫臉充胖子?
尤其是唐心說了,老教授是一個人住著的,所以特別喜歡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家常飯菜的那種溫馨的感覺。
家里還有一些臘肉干魚的,還是過年之前天冷那會兒做的,本來是打算全部給唐心他們帶過去的。
現在當然是,照樣讓大兒子都帶到省城去。
但是方氏又特意囑咐他們,要給老教授送一點過去。
于是回到省城之后,除了往幾個親近一點的諸如親媽老教授趙小六等幾個人那里走動之后,夫妻倆又開始各自忙碌了。
已經是一九七八年了,唐心十分期待著這一年的精彩。
現在她已經不能依靠著書中劇情了解這個世界的事情,畢竟到目前為止,男女主的發展好像跟書中情節有很大的不一樣了。
所以,唐心既是期待其實心中還有一點忐忑的,不知道后來的事情到底會如何發展。
在她的上輩子,也就是原來的那個世界中,一九七八年對于許多人來真是精彩紛呈的一年啊。
這一年發生了許多大事,繼在一九七七年國家恢復高考之后,一九七八年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改革開放的政策。
又比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還有知青回城。
之前恢復高考有部分知青通過考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光明正大的借著讀書的機會回城了或者去了其他的大城市。
許多落榜青年繼續蟄伏,相信有第一次會繼續有第二次高考的,所以還在耐心苦讀。
畢竟從恢復高考政策落實到真正的考試中間間隔的時間太短,而大部分知青下鄉念書久了,書本上的知識都還給老師了。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實際上很難撿回來的。
好在,許多人志氣不減,還打算繼續奮戰的。
但是也有許多人,不知道會不會再度高考或者本身學習成績就不好的,在過年回城探親之后卻是找著其他的理由繼續滯留。
哪怕是為了繼續高考,留在城里才會機會接觸到更多的知識面。
還有人觸覺敏|感,已經發現市場上的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