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的研發要以年來計算,衛家當然不可能現在拿出智能機產品來推向市場,但是他又想將山海手機先做起來,建立完善的銷售渠道和售后,以及最重要的生產線,因此只能將目光投向功能機。
聽到衛家的話,在場大部分人都愣了一下,說到底山海通訊還只是一個皮包公司,沒有自己的產品,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更加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蘇瑞華繼續說道:“銷售團隊的建立我們沒有問題,雖然我們這里面大部分都在國外,但在地推方面我們有自信不會弱于國內的任何一個團隊,甚至還超過他們,在這上面我沒有疑問。”
“但是如果沒有產品的話,我們銷售再有能力也是無米之炊啊!”
在銷售能力方面,衛家相信眼前的這批人絕對是國內最頂尖的一批人,各方面不會輸給史老板的銷售團隊。
后世的川音之所以能夠成為“非洲之王”,除了重用當地人之外,和眼前的這批銷售精英也有很大的關系,最重要的是他們還能自我調整,可以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來變換銷售策略,這才是他們最后能夠扎根非洲的原因。
“至于產品也很簡單,我準備分成兩步走,第一步就是貼牌,找國內的手機廠商生產,貼我們的品牌出售,所以我急著建立山海通訊的銷售團隊和樹立品牌價值。”
“第二步就是收購國內手機廠商的成熟生產線,達到自產自銷的目標,初步收購目標是華夏科健和熊貓手機兩家公司的生產線。”
衛家對于山海通訊的下一步計劃已經早有考慮,現在的國內手機廠商隨著國外洛基亞、摩托蘿拉等公司的價格戰基本束手無策,市場占有率和利潤率在不斷的下降。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的手機廠商要不就是像戰斗機手機、熊貓手機那樣紛紛投入更多的資金加大宣傳力度,要不就是和科健那樣抱住三心金主爸爸的大腿,一心一意的做貼牌。
既然三心可以做貼牌,找國內手機廠商做代加工,山海通訊又為什么不可以呢?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認同衛家的想法,竹釗江團隊內另外一名海外負責人就質疑道:“這樣一來,我們的產品就沒有任何的優勢,到時候我們不要說和國外大廠競爭,就連國內的手機廠商都不一定能夠競爭的過!”
確實如對方所說,山海手機既沒有技術優勢,又沒有價格優勢,甚至連品牌都沒有知名度,想要在手機的紅海市場內撕開一條路來,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衛家還有一個殺手锏,那就是即將在奧運會上大方光彩的劉祥,就算沒有技術優勢和價格優勢,但衛家相信,只要山海手機的質量不要太差,憑借04年劉祥席卷全國的人氣,足矣將山海手機推廣到全國各地,讓山海手機變成家喻戶曉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