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近四百條戰船擺開了陣勢,浩浩蕩蕩沖過來。
四百對十三。
敵我比例之懸殊,令漁民、水兵憑借本能想要退縮,很多站在船上的中低級軍官相顧失色,忍不住想要退避,卻畏懼軍法,只能強行克服。
名將之間,有很多特質都相同。
若麾下兵力足夠,那就穩。
若是兵力與敵人相差懸殊,且不得不戰斗,那就勇。
不過,主帥并非一個人設固定的假想之物,可以在不同場合展現多種性情:慈祥,嚴酷,儒雅,豪放。
對絕境中的士兵而言,主帥最需要展現出來的特質是鎮定。唯有主帥臨危不亂,才能讓軍心穩定,使將士放心去執行各種艱苦任務。
李舜臣作為名震三國的大將,不僅沒有犯低級錯誤,反而極力改變這種現象。
在陸離等吃瓜群眾的注視下,他開始安撫軍心。
手法挺有趣。
眼下正處于冷熱兵器共同登陸戰場的時代,李舜臣重視火器,可個人卻一直喜歡射箭,故而,他身邊一定準備有大量羽箭。
每次與敵人對峙,他就會把箭筒里的鐵箭分給麾士兵,告訴眾人一個事實:主帥與敵人僅一箭之隔,絕不做那種令人唾棄的貪生怕死之輩
有一說一,那種喊“給我沖”的將領,一般他和他所效力的勢力,都沒什么大發展。
而在形勢危急時,高呼“跟我上”的將軍,愿意身先士卒,那不管劣勢多么巨大,也有希望創造奇跡。
這一點,陸離深以為然,心中猜測:恐怕李舜臣接下來就要親自迎敵了。
否則,好不容易聚起來的軍心又要一點點垮掉
更何況,陸離通過玄光鏡,看到了一些熟面孔,其中最難忘的當屬:
魏峰。
剛開學時,彼此之間還形成了一個類似情報交流、分析局勢的小組。
奈何分班系統改革,往后沒了交叉,關系也就淡了下來。
唯一讓陸離記憶猶新的事情是,這家伙一個人躲在咖啡館感慨,說自己揮刀自宮
結果,遇到那位姜學長展現個人能力,類似考試開始時,鎂光燈炸開的場景浮現,下一刻,他們離開圖書館,驟然出現在咖啡館,了解到全過程。
現如今,這位能屈能伸的大兄弟,另辟蹊蹺,選擇李朝水師陣營。
終歸競爭壓力小點,能夠跟在李舜臣后面,打一場注定會被載入史冊的水戰
可惜運氣不佳,陸離撞到了這里,魏峰想要配合李舜臣斬殺來島通總的計劃,注定要落空,最多混個參與度。
說實話,這種難度的考試場景,他想要在擊殺來島時,發揮出什么重要作用,縱使拼了性命,也非常之難。
若不是陸離有堪稱小范圍無敵的紅蓮業火,嘗試憑借硬實力殺這種存在,同樣難得很。
“賊雖勢眾,莫敵我船。”
“切勿動心,盡力射賊”
李舜臣大呼。
如此極端的情況下,他不僅鎮定,而且爆發出了極強的進攻性
明知倭人前來,非但不在原駐地布置陷阱,以逸待勞,反而主動率軍進攻,到了眼下,兩軍即將相交,他怎會膽怯
當即搶攻。
李舜臣親操一艘戰船,督促麾下櫓手快劃,義無反顧地殺入敵陣。
緊接著,陸離等人看到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同樣,極具觀賞性。
只見一艘經過加固過的板屋船孤身闖陣,炮火四射,弓矢亂飛,卻如過無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