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漢公,我想請漢公約束軍卒,莫傷百姓,不劫錢財,燒毀房屋,以任善治政,修養民生,望公允之。”
亂世兵過如匪,動輒屠城,鄧軍前番死傷數千,鐘七就怕鄧奎惱怒,下個“破城之后,三日不封刀”之類的軍令。
“哈哈…泓師放心便是,我也是鄉下出身,自知民生疾苦,不敢戳害百姓,日后若有暴政,泓師還做法,取我性命就是”鄧奎笑著頷首道,只是眼神意味深長。
鐘七雖不同軍事,但心思何等靈巧,一見鄧奎神色,便明其意,識相道:“此次出山,得漢公厚賞,觀中資財豐足,明日貧道便回山修行,再不下山了…”
“泓師道術高妙,正該驅除韃虜,匡扶社稷,名聲永傳后世,何處此言呀”鄧奎眼神閃爍,緊盯著鐘七道。
“我本世外之人,江山社稷,名利紅塵與我無關,回山修行,研習經義,論道觀棋,才得自在,漢公莫要挽留”鐘七輕笑道,言語真誠。
正在此時,前方十余個官員,青服,或朱服,摘了烏沙璞頭,皆是披散頭發,被幾軍卒押著,也跪于街中。
為首的朱袍老官,端木盤,上以黃帛蓋住,帶頭拜在鄧奎馬下道:“犯官等不知天數,阻攔王師,今翻然悔悟,特來請罪,獻梁州戶冊,印,令,求將軍寬恕”
鄧奎見此,朝鐘七笑了笑,轉過頭朝犯官等人道:“爾等獻印有功,不拘有罪無罪,俱都饒恕不死。
待審查過后,有罪者下獄,無罪者釋放,有才能的,還愿為官治民,可來自薦”
眾犯官大喜,忙起身擁護鄧奎往州衙走,一邊歌頌鄧奎功德,稱贊仁義,卻無人銘記鐘道士的半點好處。
隨即諸部兵馬,也陸續進城,總計六千余,分守各處,梁州徹底被鄧軍拿下,自此姓鄧。
城頭變幻大王旗,滿城插上了漢,鳳翔節鎮,等旗幡,舊日的旗幟早被拋棄。
翌日一早,鐘七到州衙,鄧奎才在幾個丫鬟的服飾下起身,見鐘七過來,鄧奎揮退丫鬟,奉上瓜果香茶。
閑談幾句,便向鄧奎請辭,鄧奎疑惑道:“莫非我招待不周,或是那里委屈了泓師,怎么急著要走”
鐘七道:“貧道近些時日已是荒廢了功行,還是回返深山,煉氣修真,一心求道才好。
再者世外之人,不好久居紅塵,于修行有礙,漢公既已下梁州,貧道不通軍政,留之無益”
鄧奎見此,也是無話可說,便挽留道:“破梁州,全賴泓師之功,怎可無升賞,泓師一心向道,我也無發挽留。
只是請泓師稍留幾日,待我急發一封奏折至金陵,叫陛下給泓師,及午山冊封名號,過后再走也不遲”
鐘七聞言一愣,冊封午山名號,這是將家門發楊光大的機會,思慮片刻,便點頭道:“如此也好,多謝漢公”
鄧奎也露出笑容,招人取來一盤銀兩,遞給鐘七道:“聞梁州有些特產,我這幾日軍務繁忙,不得抽空請泓師品嘗。
唯一些銀錢贈給泓師,在集市中玩耍閑逛,若看上什么,盡管買下,錢要不夠,譴人打個招呼,我隨即又給送來。”
鐘七翻開盤上紅布,見是拳頭大兩錠銀元寶,皆是五十兩一錠,合一百兩,便也不推辭,道了聲邪,以紅布裹人包入懷里。
老鄧還是一如既往的體貼與豪氣,直接把話撂下,叫鐘七先拿一百兩出去玩耍,看上啥買啥,想要啥就買,要是錢不夠了,老鄧不差錢,盡管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