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無盡大的差距,猶如天塹,讓人升不起絲毫的逾越之心!
玉帝的修為已經停留在天仙巔峰境數萬年,卻仍是不得突破,他早就不抱太大希望。
只希望勤勤懇懇,將這方世界經營好,介時那位大能者看在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可以收他為記名弟子,帶他脫離這方世界。
“當年如來的二徒弟金蟬子不是說過,我天庭天蓬元帥和卷簾天將二人,與佛門有緣么?”
太上老君沉吟了片刻,緩緩吐出幾個字,說到這里,太上老君的眼中,閃過一絲冷意!
“那就將這二人派去西行之路吧!”
太上老君話語幽幽,帶著讓人理解不了的深意!
“是,道祖!”
面對太上老君的話,玉皇大帝根本不敢有任何反駁!
他雖然貴為如今的三界之主,玉皇大天尊,權傾天下,可是,在這位老君道祖的面前,卻還是要卑躬屈膝!
盡管,眼前的道祖,并不是真正的大能者!
只是人家的一縷分身,但他仍然恭恭敬敬,不敢有絲毫懈怠!
………………
清晨,未央宮。
隨著內侍高聲喊道:“陛下上朝!”
伴隨著鑾駕踏進未央宮,王建德坐在帝座上,接受群臣的朝拜。
恭立在殿中的大臣們立即俯身下拜,延綿不絕的山呼聲響起。
“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建德揮袖,淡淡地說道:“眾愛卿平身!”
內侍又高聲喊道:“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眾大臣沒有奏本,無人出列奏事。
王建德見狀,招了招手,那內侍立即會意,從袖子中取出一封明黃色的圣旨,展開后,高聲宣讀道:“陛下有旨,眾臣聽旨!”
“臣等聽旨!”
眾大臣不明就里,卻都立即回應。
“旨曰:乾坤浩大,日月照鑒分明;宇宙寬洪,天地不容奸黨。使心用術,果報只在今生;善布淺求,獲福休言后世。千般巧計,不如本分為人;萬種強徒,怎似隨緣節儉。心行慈善,何須努力看經?意欲損人,空讀如來一藏!”
“佛法興自西洲,弘善遏惡,冥助國家,理應興盛!佛者,圣人也,非圣者無法!寡人欲舉辦水陸大會,召集天下有道高僧,宣揚佛法,為萬民祈福,為天下祈福!”
那內侍以不緊不慢,陰陽頓挫的聲音將圣旨宣讀了一遍。
聽完圣旨的內容,眾臣都是心中一驚,不敢接旨。
這道圣旨的意思,乃是皇帝有感天下萬民多殺戮、多因果、多恩怨,故而傳令天下三百六十五群之太守,出榜招賢僧,于都城常安召開水陸大會,為萬民祈福。
此乃興佛抑道之征兆。
作為崇道抑佛的諾大帝國,眾臣又豈敢輕易接旨。
這時,大臣中的太史丞傅奕站了出來,奏道:“啟稟陛下,西域之法,無君臣父子綱常,以三涂六道,蒙誘萬民!追既往之罪,窺將來之福;口誦梵言,以圖偷免!且生死壽夭,本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
“臣聞俗徒矯托,皆云由佛!自三皇五帝始,九州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長久!惟西洲之靈山佛門,實乃狄教,不足為信。”
佛門,外教也!將今生之罪,托諸來世,因果報應之說,歷來為九州之人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