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一個看起來有些年頭的老茶葉罐,陶器,罐體寥寥幾筆,刻畫了幾根竹子,手法拙劣。
跟著跳出一段消息:“西哥,我們到地方了。這是茶農家的古董,你看值錢嗎?”
劉西水直接回道:“不值錢。”
或許是老器物,但做工太差勁,沒有藝術價值可言,那也就沒收收藏價值。
劉北王又發來消息:“聽這戶人說,他們家幾十輩都是茶農。家里老物件很多唉,我再拍兩個茶壺給你看看。”
“不用了。機靈點,別被騙。”
劉西水發完消息,手機一丟,目光落在床頭一本歷史典籍上。
《東部大陸百代史·卷三》
“歷史,文化……”
劉西水腦海靈光一閃,一拍腦門:有了!
跳下床,坐到電腦前,先前的標題刪了,重新敲下一個新標題:《宗師茶:宮廷品質,匠心傳承》
劉西水眼角余光瞟了下右下角,統計好評數量的方框又亮了起來,可以使用封神鍵盤的“寫作靈感”功能。
這兩天收獲的好評夠多,不吝嗇,點下。
頓時,文思泉涌,巧詞妙語醞釀心頭,摟著鍵盤狂敲。
很快,洋洋灑灑五千字的一篇長文便寫了出來。
大致意思:
【五朝百代時期,粟州,也就是C市附近,曾有一個存在了大約300年的小王國,名為“勾月國”。
宗師茶產品總監馬大師的師傅姓林,林師傅的先輩,曾是勾月國的宮廷御用金銀工匠,專為王室打造金銀器物。
勾月國傳承至第二代,國君漓王喜詩詞書畫,喜茶道,于是就命林師傅的先祖用金銀打造精美茶葉罐,供王室專用。
由于設計和工藝精美絕倫,漓王贊不絕口,給林師傅的先祖專門封了一個職位,從此就專職為宮廷設計打造茶葉罐。
官職世傳,手藝也代代相傳,林師傅先祖世代為勾月國王室服務。
后來,勾月國被滅,林師傅先祖的技藝卻傳承了下來,逐漸又被人遺忘。
傳到林師傅這一輩,后繼無人。馬大師年輕時候學的是玉雕,機緣巧合認識了林師傅,拜其為師,將這門手藝繼承了下來。
馬大師懷才不遇,偶然與珠寶商人劉東林結實,告知了先輩歷史。
劉東林自幼喜愛詩詞書畫,尤其喜歡漓王的詩歌,同時還喜歡飲茶,于是就決定拯救即將失傳的文化,毅然決然,傾盡所有,與馬大師聯合,創辦了“宗師茶”。】
劉西水是按照寫小說的套路,編了一個故事。
半真半假,歷史上,月勾國是真實存在的一個小國,漓王是頗有名氣的書畫大家,真的喜歡喝茶,現在還有他的關于茶的詩詞和書畫作品流傳。
當然,宮廷御用茶葉罐肯定是編纂的。
無法證明它是真,可是,誰又能去考證,證明它是虛構?
給宗師茶的茶葉罐編一個歷史傳承的故事,加一個文化底蘊的BUFF,這比任何直白的宣傳語都更有效。
一旦傳開,還有潛在好處,那就是能夠筑造一道堅不可摧的品牌防護墻。
一個品牌,產品設計、工藝、營銷模式都可以被模仿,但是,歷史絕對無法復刻,產品的歷史底蘊無法被模仿。
……
文章寫完。
劉西水同時給劉玲、劉東林、朱姐以及主角馬大師發去一份,讓他們看看,如果都覺得可行,那就用這個做宣傳,讓那些自媒體作者自己拿去稍加刪改然后發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