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的《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是以詠“早朝”為題的唱和詩。
岑參的這首《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在四首詩中是被詩家公認位寫得第二好的一首。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
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
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岑參這首詩氣勢好。
岑參的《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這首詩的內容只盡力鋪設早朝的莊嚴隆重。詩圍繞“早朝”兩字作文章,“曙光”、“曉鐘”、“星初落”、“露未干”都切“早”字;而“金闕”、“玉階”、“仙仗”、“千官”、“旌旗”,皆切“朝”字。末聯點出酬和之意,推崇對方。表示謙卑,都恰到好處。
官位較高的詩人,有資格每天進宮中朝見皇帝。他們對于宮廷中那些威嚴而又華貴的禮儀,印象極深,往往有詩記錄。唐宋詩人作這一類詩的不少。方虛谷編《瀛奎律髓》,給這一種詩取了一個分類目,名為“朝省詩”。
唐肅宗至德二載九月,廣平王李傲率朔方、安西、回紇、南蠻、大食之兵二十萬人收復長安,平定了安祿山父子之亂。十月丁卯,肅宗還京,入居大明宮。三年二月丁末,大赦天下,改元乾元。此時李唐政權,方才轉危為安,朝廷一切制度禮儀,正在恢復。中書舍人賈至在上朝之后,寫了一首詩,描寫皇帝復辟后宮廷中早朝的氣象,并把這首詩給他的兩省同僚看。兩省是門下省和中書省,在大明宮宣政殿左右,是宰相的辦公廳。中書省有政事堂,是宰相和大臣會議政事的地方。當時,岑參官為右補闕,屬中書省。賈至是中書舍人,是他的上司,因而做一首詩來奉和。
這首詩第一聯說:雞鳴的時候,路上還有黎明的寒氣,在這暮春時節,黃鶯在皇城里鳴囀不已。從這一句看,可知這些詩都是在乾元元年三月里作的。第二聯說:曉鐘一響,宮中的千門萬戶都開了,白玉階兩旁,警衛的儀仗隊簇擁著許多官員。“萬”、“千”二字,都是多的意思,金闕指宮廷。上一句就是和王維的“九天閶闔開宮殿”。第三聯也是寫“早”:花迎接這些劍佩鏗鏘的官員,正是星星剛才隱落的時候,柳條吹拂著旌旗,還帶著露水。第四聯就和賈至的原作不同了。他說:只有這位鳳凰池上的人,能做這樣一首好詩,正如《陽春》、《白雪》的曲子一樣,使大家都難于奉和。這一聯就是恭維賈至了。
前人對此詩的評價是:頸聯絢爛鮮明,早朝意宛然在目;獨頷聯雖絕壯麗,而氣勢迫促,遂致全篇音節微乖。
岑參風格最突出的應該是邊塞詩,他本人也是邊塞四大詩人之一。他和高適二人,一個像李白,一個像杜甫。他風格超邁,意境新奇,骨格豪壯,歌發慷慨,想象力宏富不受拘束。
岑參多年的邊塞經歷,讓他這首“朝省詩”有了些許他的邊塞詩“奇麗”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