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在那長老衣服上早感受到那股悲涼之意,心道:“這長老雖取經之意堅定,遭遇苦難之時竟也如此不濟事。”
他自然知道長老肉體凡胎,然而這世間從不少鬼神,市井之間也不乏修行之士,如此作為名傳東土之圣僧仍會如此懼怕實屬不當!
孫悟空正欲要現身,也讓那猛虎見識一番如意金箍棒模樣,竟然看到遠處正有一道身影以著極快的速度趕來。
“那孽畜,哪里逃!”
喝聲如同驚雷,緊接著跳出一人,正擋在三藏身前,他環眼圓睛,頭戴皮帽,手持一柄鋼叉,腰中懸著弓箭,行走間風聲陣陣,倒讓那猛虎身形一滯。
那人卻不留情,持了鋼叉便刺,竟逼得猛虎連連后撤。
孫悟空便在一旁仔細查看,他一雙金睛能察世間萬物,自也能知猛虎吸食天地精華,吞吃生命之靈,已頗具靈性,能稱半個妖物。
那持叉壯漢也是不似,雖然不曾得傳真法,卻憑借自身積累也微有所成,除個把小妖當是不在話下。
這凡人能有如此藝業倒也在孫悟空的計量之中,因為他也知這雙叉嶺乃是虎狼巢穴、妖魔據點,凡人若能在此立足生存,則必定有不俗之處。
孫悟空心道:“俺記得這人名喚作鎮山太保,如此看來倒也的確不俗,倒也鎮得住這窮山惡水,如此,那老和尚想來無憂,待俺前往地府一遭,也算全那小和尚之義。”
孫悟空說完,也不管唐三藏與鎮山太保如何,便在遠處顯出身形。
“去!”
孫悟空念動咒語,瞬息之間貫通陰陽之路,緊接著,他縱身一躍,跳出陽間之世,又一路筋斗云,頃刻間便至森羅殿中。
那大圣倒也真有本事,他一路筋斗云卻不忘賣弄神通,只化出神光萬里,猶如天道降赦,竟將陰司之處晃得猶如白晝。
說也奇怪,那神光所照之處,一眾怨靈皆受審判,枉死城中怨靈皆散,奈何橋下鬼魂超生,唬得十方閻羅、五方鬼判拱手相迎。
閻羅王道:“早聞大圣坐鎮東勝神洲,統御四方之士,卻不知今日如何有暇來這陰司之處?”
孫悟空將那一絲真靈取出,吹一口仙氣,光芒便應聲成型,又化作一個小和尚,若唐三藏在便會識得這正是自己徒弟,名喚悟命。
閻羅王正自疑惑,旁邊早有判官遞上生死簿,十殿閻羅都將頭湊了過去,片刻之間已知小和尚前世今生。
孫悟空詢問道:“俺老孫應了南海觀音之約,要助那取經人往西天走上一遭,卻恰巧遇到這小和尚遭了毒手,所以來此看看。”
閻羅王拱手道:“回稟大圣,小王方才以生死簿觀這悟命和尚前世今生,也算明曉前因后果,這和尚今生壽元僅止于此,然日后有大福緣,十世修行之后可得羅漢果位。”
孫悟空卻似混不在乎,只笑道:“俺來問你,他今世可有亂蒼生、禍諸世之舉?”
閻羅王搖搖頭,說道:“不曾有,他倒是多次降妖除魔,挽生靈于危難之間。”
孫悟空道:“既然如此,那十世之后自有十世之后的他作為,如今想來他此生壽元不當如此,俺老孫便為這小和尚于諸位老哥請個命,便讓他還魂造福世間如何?”
閻羅王唯唯諾諾,不知該如何說話,這小和尚十世之后當成羅漢為佛門菩薩親書于天書之中,然如今齊天大圣位列帝君,親找他要人,他又如何可以回絕?
要知齊天大圣這等身份已至三界極點,更具定天書之力,要個把人作為侍從,或者說改動生命之限也實屬正常。
孫悟空也知閻羅心意,便道:“俺也知曉天上神佛可定眾生沉浮,然世間之生靈舍善惡外尚有七情、尚有六欲,一生一死非至一人之事。”
秦廣王道:“大圣所言甚是,便由我等為大圣改那生死簿,還那和尚性命。”
孫悟空點點頭,說道:“既如此,那俺老孫便于此謝過了。”
孫悟空正要告辭離開,卻從翠云殿里來了一身著大紅袈裟之人,他坐下是一只異獸,身居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端的是神異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