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之下,三日之內,整個咸陽城的六國舊書兌換一空。
甚至有些嗅覺敏銳的商賈在看到此事有利可圖之后,連忙趕往六國舊地,準備收購六國舊書,再以兌換紙裝書籍,然后將紙裝書籍運往六國舊地進行販賣。
如此一來二往,就是十倍之利!
百姓、商賈趨之若鶩!
……
……
魯地,曲阜。
四月的春風吹拂這魯國的舊都之地,道路兩旁楊柳枝葉隨風起伏。不時有商賈驅趕著牛馬在城門口進進出出。
忽然,有一古裝老者踏上了舊都護城河上的橋梁。
他的眸中滿是愁思。
經過他身旁的魯國人,都用詫異的目光盯著這古裝老者,
千秋更易。
春秋之時的服飾與戰國之世的服飾差異已經極大。
“想不到我孔某人周游列國,尋找治世之法和輔佐各國國君,但沒想到唯有我足跡沒有踏過的秦國,這西陲之地的秦國……反倒一統六國,取代周人……”
孔丘搖了搖頭,心里不知是何種滋味感受。
莫非這天底下唯有野蠻……
才能戰勝得了文明,統一六國?!
他辛辛苦苦輔佐的魯國,本能與齊國在這膠東半島上一爭雌雄,卻沒想到,竟然被齊國率先吞并。
他也沒有想到,儒家之后,竟有儒者棄門而出,創辦了墨家。
還有一大儒兩個弟子,竟然都是法家門徒,這等滑稽可笑之事。
“先生大謬矣!”
在孔丘身后,有一青年道人踏步而來,左右行人皆視他不見,恍若一場幻夢泡影。
“秦地非是蠻夷之地,而是故周之地。”
青年道人輕聲笑道。
“湯武革命,以仁德而勝夏桀,周武滅商,亦是以仁德而勝之,然……秦一統六國,不施仁德,以武力而勝之,此或非蠻夷也?!”
孔丘回首,攏袖對著陸長離躬身施了一禮。
他所言的蠻夷,并非在血統上指責秦國是蠻夷,而是秦一統六國的作法更像蠻夷,而不像歷代王朝更迭那樣,有德者居之。
“何謂仁德?夏親親于部族之民,周親親于豐鎬國人。”
“今秦朝親親于億萬百姓,不可當得仁德之事嗎?”
“小德可顯仁義,大德而顯暴虐!”
陸長離搖頭反駁道,他一指虛空,頓時虛空變幻,顯現出了這幾日秦國政令所施行的景象,“秦欲一統天下文字,此乃造福諸夏之地,不使其分裂為萬國之眾,但天下百姓不能理解,反倒認為其乃是暴政之舉。”
“然而秦人以紙換竹簡,百姓依附之。”
“此事一以貫之,百姓卻背心所向,何以解之?”
孔丘見此神色愕然,深深吸了一口氣,拱手施禮道:“仙尊所言大善,仲尼以己度人,此乃仲尼偏見。”
“先生過獎了。”
陸長離連忙回身施禮。
正如在后世辜鴻銘所說一樣,為什么要將今日中國的落后,去責怪一個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