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王俊庭這個名字是老爹當年取的,王俊庭五歲時,老爹又給改成了王根,意思是希望三叔的孫子不要像他老子一樣忘記了自己的根。也不知道老爹當年為什么會與三叔一樣,認為王根老爹出門后一定能出人頭地。
按照村里的輩分,王根叫自己叔沒毛病,但是咱能多加一個“狗”字么?
按理說,讀書人,尤其是在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必然受人敬重,哪能一口一個小名的叫著,而且叫小名,小時候叫叫也就算了,獨孤武如今十五了,一般這個年紀的男人都成婚了。
獨孤武也多次提醒過村里的人別叫他狗蛋兒,要么叫自己二郎,要么叫自己小武,再不濟叫自己獨孤武也行。
但是,真把他的話聽進去的,只有小伙伴王智。
之所以會這樣,原因很簡單。
早些年獨孤武讀了書,村里人覺著叫狗蛋兒不合適,便叫獨孤武的大名,只不過叫了沒兩天,獨孤武生病了。
然后,老爹老娘和鄉親們仿佛被老僧醍醐灌頂,恍然大悟。
果然只有賤名才好養活。
狗蛋兒這個名字也就再也改不過來了,偶爾也會有一兩人覺著叫獨孤武狗蛋兒不合適,便稱呼獨孤武的大名,爹娘還會打上門去。
看看,多為兒子考慮的爹娘,用心良苦啊。
王根自覺自己讀了些書,識得些字,自己便算半個讀書人,“狗”字不好,所以一直便稱獨孤武為蛋叔。
但是獨孤武覺得,蛋叔遠不如狗蛋叔啊。
“根子,提醒你好多次了,記得下次把‘狗’字加上。”獨孤武一本正經的教訓著比自己年紀大的晚輩。
對待長輩總要和善一些的,獨孤武咧嘴笑道:“三叔,我這是鍛煉身體,您老這是準備下地?”
沒吃早飯就下地干活,在農村乃常理,尤其是夏季的時候,更是如此。
三叔點頭說:“對啊,下地。”說完,三叔又搖了搖頭,不明白獨孤武像狗子散步一般算哪門子鍛煉身體,要鍛煉身體跟著家里的老大練武不是更好?
不過三叔也沒多問,將此事歸結到讀書人的事上,反正讀書人說的總是對的,讀書人的事,他一個莊稼老漢不明白很正常。
三叔帶著孫子去了地里,從獨孤武身旁路過時,獨孤武又提醒了一遍,讓王根以后叫他的時候,把“狗”字給加上,王根笑著說好,獨孤武覺著這個可能性不大。
在村里一深一淺的又慢跑了兩圈,路過村東頭的時候,王遠叔一家還沒起床,獨孤武有些失望,今天早飯混不上了。
回到家,家里沒人,在村里慢跑的時候瞧見了爹娘與大哥去地里翻土播種,現在十月初,正是忙著種冬小麥的時候。
路過自家田地時,很客氣的問老爹要不要幫忙,老爹說用不著他,獨孤武也就沒去,跑了兩三圈,他現在真餓了。
關中人喜歡吃面,可以說無面不歡,面條、面餅、面疙瘩都行,無論是什么面食,關中人似乎都喜歡。
但是獨孤武不是地地道道的關中人,他更喜歡吃飯,白白地大米飯蒸好之后亮晶晶的,看著就有食欲,不過這個家吃不起,那就只有吃稀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