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由我的護衛控制住了,天亮就交給你”
柳輕侯在說到王銲時有些語焉不詳,畢竟有些事情不能說給他,原還等著他來問,結果吉溫卻一句都沒問,只是點了點頭,“放心吧”
“放心?這可是買兇殺官的重罪,你確定他一定會說?”
深更半夜,吉溫的精神卻極好,而且看樣子他明顯還起了談興,見柳輕侯還有要說的意思,他起身拎起茶甌一人斟了一盞,“監察既是供職于御史臺,職下就班門弄斧一回想給大人推薦本書”
“什么書?”
“前則天大圣皇后朝來俊臣所著之《羅織經》”
“《羅織經》”柳輕候抬頭看了吉溫一眼,突然覺得這個人的這個名字似乎有那里不對。
《羅織經》沒看過,但聽是早就聽過的。這是本“奇書”啊,內容專講如何羅織罪名、酷刑逼供直至陷害殺人。
據說當時另一酷吏周興臨死之際看過此書后,自嘆弗如,竟心甘情愿受死;一代名相狄仁杰閱罷此書后全身冷汗直冒,等到他入了酷吏之手時寧自誣以圖后計,也不肯給酷吏動手的機會;甚至就連武則天看到這書也不免嘆曰:“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
這是一本封建王朝史的酷吏圣經,后世的陰謀學扛鼎巨著。
柳輕候回顧著關于這本書的粗淺了解,吉溫見他不說話,進一步勸道:“雖然來俊臣酷吏之名昭彰天下,但《羅織經》確有真知灼見”
吉溫說著說著動了興頭,居然當堂誦念了幾段書中經文:
“人之情多矯,世之俗多偽,豈可信乎?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恥其匿怨而友人也”
“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且圣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
誦完,他還沒忘了加兩句評論,“人之本性多欲,多私,又好巧言令色以諉過飾功,雖圣人弗能逾,誠哉斯言!《羅織經》中這樣的警語比比皆是,此兩則出自《閱人卷》再譬如《事上卷》中亦是佳言多有”
“為上者疑,為下者懼。上下背德,禍必興焉。”
“上者驕,安其心以順。上者憂,去其患以忠。順不避媚,忠不忌曲,雖為人詬亦不可少為也。上所予,自可取,生死于人,安能逆乎?是以智者善窺上意,愚者固持己見,福禍相異,咸于此耳。”
“人主莫喜強臣,臣下戒懷妄念。臣強則死,念妄則亡。周公尚畏焉,況他人乎?”
素來冷面之人此時卻眉飛色舞,書中原文大段大段脫口而出,看來吉溫對這本書真是喜歡到癡迷的地步了。
柳輕候等他說完,這才捧著茶盞問了一句,“既有事上卷,那想必也該有治下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