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釋放精神感知。
然后——
張南所看到的東西,全部變的都不一樣了。
他似乎與飛機融為了一體,像了解自己的身體般,了解飛機各個部位的情況。
流過機翼表面的風速、壓強、溫度。
活塞式柴油發動機內每個氣缸的工作情況。
機體框架所承受的壓力。
某個區域的金屬在加速疲勞。
某部分結構又過于堅固,導致超重。
一切的一切,就像是自己身體的每個細胞,張南全部感知的清清楚楚,比超級計算機模擬的情況還要精準。
只飛了一小會的功夫。
對于飛機那些地方應該改進,那些地方應該加強或削減——張南至少找到了上百個需要調整的小地方。
回到地面后。
張南拿出了工具箱,立刻投入到改進工作中。
要知道他現在力氣巨大,兩噸多重的飛機,他直接就能扛起來,許多螺絲他不用借助工具,用手就能擰下來。
另外還能用右手發射出激光,用于焊接、減材、修形等操作。
再加上堪比超算的白色光粒感應能力。
單靠張南一個人,只用了一個來月的時間,他就對3號原型機,做出了上千項的改進。
空氣動力外形,被修形到了完美的程度。
連空重也順利的控制到了2105公斤,減重超過半噸。
極限飛行速度815公里/小時。
最大航程5225公里。
也就是說,靠著張南的這種極為原始的‘手工打磨’,他就把3號原型機,改進到了趨于“完美”的程度。
不過正當張南想給楊夢超打個電話,告訴他這個驚喜的時候。
鈴鈴鈴~
一個月沒怎么聯系,也沒見過面的楊夢超,卻主動給他打了個電話,并且無比興奮的道:
“張南,成了!4號原型機造出來了,超額完成你所說的減重指標了,我們找到了一種完美的從菲蕾希王國進口的材料,稱之為‘碳竹’,這種竹子十分堅硬,萬年不壞,硬度韌性都遠遠超過鋼鐵,我們的材料專家從‘碳竹’材料中,提取出了一種碳竹絲,不僅輕便,性能可與T800級碳纖維相當。”
“現在有了這種碳竹絲材料,用在機身、機翼上,飛機的結構重量能降低30%,進口成本也不是很高。”
“所以咱們的造飛機項目一定能成!一定能造出性能達標、客戶喜歡的完美飛機!”
張南精神一震。
難怪這一個多月,楊教官都沒有找過自己,原來是給他來了個大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