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琺瑯器確實是真品,做工也相當精美,體現了乾隆時期高超的琺瑯器工藝,但很可惜……”
原本翁大慶和年康適都放心了,“可惜”兩個字,讓他們的心又都懸了起來。
方昊繼續說道:“我剛才注意到,這塊區域的釉彩和旁邊的有些許的不同,再仔細看,可以看到修復的痕跡,應該是由于琺瑯釉剝落、磕傷而導致的,或許正是因為要對其修復,因此對其進行了清洗地。
要說,對方的修復水平確實很高,基本做到了修舊如舊,復原優先的原則,不仔細看也看不出來,但對其價值肯定是有影響的。”
年康適看了方昊說的那片區域,沉吟了片刻:“照理說,只要東西沒問題,我也不好研究此事,畢竟是我們的眼力不行,才沒有看出來它修復過,但翁老師,在你那里的時候,你可向我保證過,沒有任何問題,這一點,我沒有說話吧!”
“是的。”翁大慶苦笑一聲:“這事我誠認,但如果說,我也沒發現它修復過,不知你相不相信?”
年康適說:“我相信,但問題總要解決吧?我承認,我這邊沒看出來,問題要大一些,那就占七成責任,有沒有問題?”
“好,那就這么定了。”翁大慶知道年康適不是那么好相與的,還是不要惹他生氣,很干脆的答應下來。
之后,他們商量了一下,年康適還是收下了這對琺瑯器,算了差價,翁大慶再按責任比例,把錢還給了年康適。
年康適收到錢后,心里多少還是有些不舒服,畢竟他是按完好件買的,結果收到了修復件,哪怕收回了一些損失,心里依然還有疙瘩,只是就像剛才說的,是宋意沒有看出來,他也只好受著。
年康適心想:“以后請掌眼師傅,最好還是邀請方昊吧,目前來看,方昊鑒定出錯的機率比別人要低得多,還經常撿漏,說不定也能給自己帶來好運。”
“我向你道歉,是我眼力不濟,看錯了。”張明也很光棍,給翁大慶道了歉,之后把手串交給年康適。
年康適擺了擺手:“張老師,我剛才說了,這條手串你收回去吧。”
張明態度誠懇地說道:“說出去的話,波出去的水,你就收下吧,也算是我對自己的懲罰。”
年康適心里有了個主意:“要不你給方老師吧。”
見方昊想要拒絕,他連忙說道:“就當我給你鑒定費,你就收下吧,否則我這里真不好做了。”
方昊見此,也只好收下手串。
說起來,這條紫檀手串確實不錯,一共108顆高品質紫檀木珠,間以綠松石等珠,價值也在十八萬左右。
方昊到是沒想到,自己來趟鑒定,親親松松就得一條紫檀手串,也算是意外之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