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嬤嬤沒得示下,不敢走,仍舊在院中等著,見得秦念西回來,便迎了上來。
秦念西頷首笑道:“讓嬤嬤久等了。”
李嬤嬤忙屈膝道:“可不敢當,姑娘說的哪里話,原是奴婢應當的。”
秦念西點頭道:“嬤嬤可看過沉香寫的那些?”
李嬤嬤忙道:“奴婢看過了,也問過了用這冊子之人的脈象,俱是合適的,細處上略加一些,在另外加上一兩個飲子,就更好。”
秦念西笑著看了立在一旁的沉香一眼:“還不快多謝嬤嬤指點。”
李嬤嬤忙拉著沉香道:“姑娘可千萬別這樣說,奴婢這身本事,也是家里原先的老人傳授的,本就該再往下延續,何況還是姑娘身邊侍候的,奴婢自當盡心。”
秦念西打頭,往敞軒里去了,后頭眾人都跟了進去。
木香領著兩個丫鬟上了茶和點心,秦念西示意眾人都坐下,李嬤嬤看了眼杜嬤嬤,杜嬤嬤笑著把她按到八仙桌前坐下:“姑娘說了,她坐著,我們站著,她看著我們說話,累得慌,你便安心坐著說話就是。”
秦念西飲了一盞茶,笑道:“嬤嬤說說,沉香這冊子,里頭加些什么飲子比較好?”
李嬤嬤忙把手中茶盞放到桌上,笑著答道:“后日里,便要立夏了,若是加上一味生姜紅棗茶,七顆紅棗破開,生姜一塊不去皮切片,煮沸一刻鐘,再加水煮一次,兩水摻和同飲,過午不用,飲至三伏之前,祛寒濕補益氣血,補脾健胃,對病人大有裨益。”
秦念西笑著點頭問了沉香道:“可記下了?”
沉香忙點頭答了,秦念西又看向李嬤嬤問道:“嬤嬤說是哪些細節要寫清楚?”
李嬤嬤笑道:“普通人家,不懂藥性,若不寫清楚,只怕適得其反。比如這生姜,很多人家用起來,會去皮,但這生姜皮性涼,反而是克制生姜太過燥熱的好東西。還是說著生姜,煎煮的方法,也因病情不同,需要不同的煎法。”
李嬤嬤翻了翻那冊子,指出其中一項道:“這個蔥姜糖水,祛風寒,用作解表,急火煎煮至沸騰后,盞茶功夫,就得關火,再燜上一炷香的功夫即可。如若是像才剛奴婢說的那道姜棗茶,便需久煮。一來此處生姜之用法是要入里,二來是紅棗皮不經久煮不得出效果……”
秦念西瞧著坐在一旁直聽得愣神的樓韻芙笑了笑,才點頭對李嬤嬤道:“嬤嬤果然深諳此道,極好。我這里有兩樁差使,看看嬤嬤愿不愿意領。”
李嬤嬤忙搖頭道:“都是些小節,姑娘只管吩咐便是。”
秦念西示意沉香,去桌案上鋪好自己前兩天寫好的那冊子,又笑著對李嬤嬤說:“想來嬤嬤也知道,那康家老太太如今正在清風院治病,若是她那邊來個丫鬟讓你調教一二,大約得多久,能得用?”
李嬤嬤愣了愣才道:“姑娘,這怕是不合適吧,這茶水上,都是入口的東西,咱們……”
杜嬤嬤笑容漫過眼角,輕聲道:“姑娘說使得便使得,你只管放心調教便是。咱們大爺這親事,你家里的應當和你說過吧,這里頭都連著親呢!”
李嬤嬤怔了怔,當即點頭道:“是奴婢迂腐了,還請姑娘放心,若是有功夫,最好能學個一年半載的,若是要速成,有個兩三個月也使得。”
秦念西笑著點了點頭,又站起身道:“我這兩天規整了一個小冊子,嬤嬤先跟我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