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所有人辯論決出少百名,圣人可以不參加第二場辯論,第三場辯論決出前20名。
到了第四場就是最后最終的辯論,所有人隨機參加三場辯論,根據所有觀眾的票排出前20人名次。”曾參圣人說道。
“辯論題目是什么?”孔圣人問道。
“全在這里!”曾參圣人說著把一本冊子交給孔圣人。
孔圣人拿著仔細看了起來,看了一會兒他的眉頭不由皺了起來。
“老師,怎么樣?”顏圣不由開口問道。
如今一門三圣,在百家中無人能比,他們可是對接下來的辯論充滿信心,把這次辯論大會當成儒家崛起的機會,小說家雖然強大,但是這種辯論可沒法與儒、道、墨、法、名、陰陽這些學派相比的。
“你自己看吧!”孔圣人把書本交給顏圣,不一會兒眉頭也皺了起來。
“這圣主之心讓人難測,也不知道他這些題目是怎么想出來的,如此對一個人全面性理論要求就會非常高,這場辯論有意思了!”顏圣說道。
孟亞圣接過書冊,看到整個辯論內容分成六大類,第一部分是意識形態部分辯論,這是百家最為擅長的,在意識與意志之力、真氣方面修為越高認識越是深刻,只不過這里很多問題都是他們從前未曾想過的。
比如意識與實踐哪個更重要,唯物主義辯論,學而知之等等,這些都需要龐大的學識作為基礎。
第二是常識性辯論,比如為何會有春夏秋冬,為何會有黑夜,為何太陽從東方升起,這些古老的議題,這可以考驗一個人的認識與學識。
第三部分是華夏國一些議題辯論,華夏國經常會有一些議題經過多次討論而沒有結果,比如是否應該限制低等資質人口生育,是否應該把所有妖獸清剿干凈,皇室特權是太多還是太少。
沒有什么不能說,沒有什么不能討論,各家可以根據自己學術理解,來解決華夏國所存在的問題,這也是百家學術存在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