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多月的考察,柯崇云最終還是放棄了立馬在滄州境內推廣蒙學的打算。
滄州的地形還是太過開闊了,而且與周邊的金人城池犬牙交錯,一旦金人反應過來,調集大軍,周邊村鎮絕無幸免。
不過他也不是什么也沒做。
他從滄州義軍中挑選了三十多個農民出身,且識得文字的青年,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教會了他們簡體字,讓他們帶著《星火集》分散到各個村鎮充當游學官。蒙學雖然辦不了,但是利用種田閑暇的時候教百姓識字還是能夠做到的。
這些人每到一個村子便停留數月,一邊教授村民識字,一邊宣傳義軍必勝金人必敗的道理,鼓勵他們重視生產,堅信光明的日子終將到來。
等村中識字的人達到一定數量之后,這些游學官便留下幾冊《星火集》,啟程去往下一個村子。而那些學會了一定數量文字的村民,經過了考驗的話,也可以加入游學官的體系,往周邊村鎮繼續蔓延,甚至可以進入金人統治的范圍。
金人朝廷除了征稅,對底層百姓幾乎是不管不顧的狀態,對于這樣一知力量的存在和蔓延幾乎毫無所覺。
柯崇云自己也客串了一回游學官,在外奔波了兩個月。
何沅君以為柯崇云是在刻意躲著她,便一直跟著,然后看到柯崇云每日白天幫著村民干活,晚上阻止青壯讀書認字,他才相信這個人當真是在為老百姓做事,而不是故意躲著自己,于是便也跟著一起做事,柯崇云教人識字的時候,她便拿一本《星火集》在一旁看著。
陸展元原本對于柯崇云搞的這些東西十分不感冒,這些事情跟他心目中行俠仗義的大俠完全沾不上邊,但柯崇云卻道:“我七俠派第一條門規叫做,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陸大哥,你覺這一條是什么意思?”
陸展元沉默良久,然后便轉身離開了。
柯崇云笑了笑,沒有多說什么。
何沅君追了過去,問道:“陸大哥這是要去哪里?”
陸展元道:“去光明頂!”
何沅君驚訝道:“我還以為你要回嘉興。”
陸展元臉色一紅,道:“按照柯兄弟所言,我這人怕是做不成大俠的了,不如好好考慮成家立業的事情,倒是妹子,你想好了么?”
何沅君這才反應過來,笑道:“多謝陸大哥,祝陸大哥能得遂心愿,我已經想好了,既認定一人,便不會再變了,將來如何,或許還要看陸大哥你了!”
陸展元道:“我也只是為了自己,若是不成,我也不會再堅持,到時你也別怪我。”
這兩人說話有些隱晦,但彼此都能明白,陸展元去光明頂是要找李莫愁表白,何沅君祝他得遂心愿,自然也等于是祝自己少了一個競爭對手。而陸展元最后那句話顯然是告訴何沅君,他此去完全是沒有把握的。
柯崇云遠遠聽著二人說話,不由有些莫名奇妙,但是也沒多想。
時間一晃而過。
五月的時候,李莫愁提著劍從光明頂匆匆而來,于田間看到了卷著褲腿正在幫一對老夫妻翻地的柯崇云,以及在田埂邊一邊讀著《星火集》一邊不時看向田間的何沅君。
那畫面很美,但李莫愁很氣,氣到直想一劍把這畫幕剿成粉末。
不過這終究只是想想而已。
柯崇云正揮舞著鋤頭,忽然感覺背后傳來一股殺氣,轉頭一看,見是李莫愁,頓覺十分開心,放下鋤頭便跑了過來,笑道:“莫愁,你來啦!”
李莫愁沉著臉道:“我想我不該來!”
柯崇云有些莫名其妙,直接問道:“這是什么話,你來找我我不知道有多么高興呢?”
李莫愁聽他這話心里自然是十分歡喜的,但是瞥見一旁緩緩走來的何沅君,臉上卻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是嗎,我怎么沒看出來!”
柯崇云看到何沅君過來,忽然反應了過來,笑道:“我知道了,來莫愁,介紹一個人給你認識。”然后指著何沅君道:“這位是何沅君,是我師父一燈大師的弟子武三通師兄的義女,算是我的師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