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黥并非故意,而是有所感懷。
他生來就是黥面之人,所以最能理解身體缺陷對人生的巨大影響,自己能靠領軍作戰改變人生,但面前這位卻……
趙烈心思細膩,也察覺到楊黥的憐憫,雖態度從容,眼中則有一抹黯然掠過。
“可惜什么?真正的大將,是要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而非是兩軍陣前沖殺。手腳再矯健,能舞兩桿馬槊嗎?又能殺幾人?”楊信卻笑了,點了點自己的腦袋,“這里有東西,才叫‘萬人之勇’。我相信,在我的面前,是一位真正的‘萬人之勇’。”
趙烈聞言,面露感動,生出“知己”之感。
人格魅力+1。
楊信則心中暗是道。
“都別站在此地了,先去我的營帳中說話。”朱儁擺擺手,笑著道。
“這樣最好!”
……
楊信等人跟隨朱儁前行,很快到了朱儁的營帳。
營帳外,卻是立著一名少年,正手持長矛,操練不止。少年身高體健,雙目有光,明明是儒生打扮,卻手握一桿長矛,頗有幾分古怪。
“——殺!”
他口中呼喝有聲,一桿長矛舞動得虎虎生威,更是精妙靈動如毒蛇,竟也有幾分萬夫莫當的氣概。
見朱儁等人經過,他收了長矛,遙遙向著朱儁行禮。
楊信心中狐疑。
莫非,又是一員史書留名的猛將?不過,此人有儒將風范,應當不是潘璋、周泰一般的粗胚,莫非是賀齊,或者朱桓?
不過,對方的名字,則是楊信做夢也沒想到的……
營帳中,朱儁等人各自落座,又叫來了其余將領。
另外三千人的統帥,卻都是朱儁的兩個兒子,朱浩、朱符兩兄弟。兩人身披甲胄,英武非常,比朱儁倒更像將領。
閑聊一陣,朱儁漸漸說起正事。
楊信也肅然以對。
“府君大人,我欲分兵兩路,你領兩千人,我領三千。”朱儁將計劃娓娓道來,“我先攻南海郡,若是順利,繼而攻打蒼梧、合浦,步步緊逼,也吸引敵軍主力;你則繞道吳郡,襲取郁林后,直下交趾。”
楊信心中一動:這位刺史還真大方,竟將兩千人就這樣分給自己了。而且,如此的戰略安排,怕也是要將斬殺梁龍的潑天大功讓給自己。
“我只是暫代統領,替府君大人操練士卒,”趙烈起身,行禮道,“既然府君大人來了,這些兵卒自然交由府君大人統帶了。”
楊信點點頭,對此,他并不意外。
朱儁沉吟片刻,卻又道:“府君大人,我還有幾件事情相求。”
“方伯大人,但說無妨!”楊信道。
“我麾下雖有精兵,卻苦無猛將。”朱儁望向楊信,“因此,我想能從大人麾下調撥幾名將領,暫時借給我,為我部中堅。”
原來如此……
楊信明白了什么,心中暗道。
“不知,方伯大人中意哪幾位?”他問道。
“翼文、叔達、仲云三人。”朱儁依次指了三人,他早已詢問過姓名了。
楊信聞言,臉色一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