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天祿亦是橫沖直撞,以角頂人,將一名名賊人頂翻在地。
楊信又看趙云,卻見,他的戰騎也有蛻變跡象,額頂冒出兩個凸起。
“果然如此……”楊信印證了自己的判斷,微微頷首,又笑道,“諸位,都還看著干什么?推了他們!”
他話音未落,太史慈、樂進、張飛、虞翻四人早都按捺不住,紛紛沖殺而上。
……
“拜見大人。”一場小規模戰斗結束,趙烈策馬前來,行禮拜見。
他渾身浴血,不復平日儒雅模樣,倒有幾分真正的鐵血之氣了。如今,有天祿為坐騎,他還真能身先士卒,大殺四方了。當然,若是遇上真正猛將,還需趙詡、趙云二趙來應對。
“靖邊,這是怎么一回事?”楊信問道。
趙烈凜然一笑:“攻城那晚,賊人不知我部數量,以為是大人得主力到了,是以一觸即潰,連夜逃出城去。待我等接手了城池,他們才知,我等人數不足五十……故而,今日他們又來挑釁,我便順便解決了縣中隱患。”
他說得輕描淡寫,顯然沒把賊人放在眼里。
“如今,城中情況如何?”楊信問道。
“當初賊人攻下潭中,縣令及城中官吏大多被殺,眼下卻是無人能收拾局面。”趙烈微微蹙眉,有條不紊地稟報,“此次破城,城中諸位大姓有功,他們也確能維持秩序,安撫百姓。故而,我讓這幾家長者組成個三老會,城中事情商量著辦。”
他再次行禮:“大人,我有逾矩之處,還請大人責罰。”
“沒事,你做的很不錯。”楊信心中贊許,笑著點頭,“即便是我,做的也不會比你好了。”
三老,是地方上掌教化的鄉官之名,其意是具備正直、剛克、柔克三種德行的長者。
趙烈的“三老會”,顯然不是為了找來道德長者,而是為了讓各大豪族相互牽制,避免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也更便于掌控。
楊信等人是來破賊的,自然無心也無力去治理收復的縣城,在朝廷無新的調令下來前,治理之事還得靠地方的右族冠姓。
雖然,他并不喜歡這群人。
“大人,要入城嗎?”趙烈問道。
“不了。”楊信搖搖頭,淡然地道,“我們就在城外駐扎。”
他麾下的都是新卒,若貿然進城,指不定得鬧出什么亂子。故而,楊信干脆選擇在城外駐扎。
“大人果然高風亮節,寧愿吃苦,也不愿擾民,”趙烈笑著道,“怕是不多時,縣中父老就要送來牛酒犒勞了……”
楊信只是淡淡一笑。
“對了,還有一事。”趙烈又道,“楊府君還派來了一名向導。據說,其祖父當過蒼梧郡太守,曾繪制交趾諸郡的地圖,但地圖多已失佚。而此少年有過目不忘之能,少年時見過地圖,已是爛熟于心。”
“哦?又是一個神童?”楊信微微頷首,“是誰?帶過來給我看看。”
趙烈遣人去請,又道:“這少年名叫劉巴,是零陵郡烝陽縣人。”
“劉巴?”楊信聞言,表情微微一呆。
又是一個名人!
楊信心情大好:自家的王霸之氣應該是已經修煉到家了,否則怎么會磁石一般,吸引這么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