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猴王進入西牛賀洲之后,便不時與妖族發生沖突。憑著他那身不凡的武道修為,逆而伐仙,真仙境的妖王打殺了十來位,真仙以下的更是不計其數,一身武道修為更加圓融渾厚。
這一日,猴王來到一座秀麗高山前,只見這山千峰開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纏老樹,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喬松。
修竹喬松,萬載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時不謝賽蓬瀛。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重重谷壑芝蘭繞,處處-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若無高人隱姓名,必是妖魔匯聚處。
不過猴王一身武藝精湛,不僅不害怕,反而躍躍欲試。他大步走入山中,正觀看間,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言語,急忙趨步,穿入林中,側耳而聽,原來是歌唱之聲。
歌曰:“觀棋柯爛,伐木丁丁,云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逕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
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聽聞黃庭之言,猴王哪還不知這是遇見仙緣,當即大喜過望,立即尋了過來,卻發現只是一普通樵夫。正自失望,卻從樵夫處得知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須菩提祖師的消息,當即喜不自禁。
尋仙訪道十余年,爭名奪利的凡夫俗子見過不少,兇神惡煞的妖魔鬼怪打殺許多,可長生不老的仙佛神圣卻是一個未見。此時得知神仙所在,頓生豪情。
猴王順著樵夫指引,來到祖師洞府。只見那洞府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真真是無上福地,玄妙洞天。
那猴王拜入洞中,得祖師賜名孫悟空。入門七年,未曾學習仙家妙法,反而在做著些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之類的雜事。
或是與眾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之類,每日如此。雖然未得仙法傳承,可一身武道修為卻在悄無聲息突破人仙之境,這讓孫悟空更是自得其樂。
這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開明一字皈誠理,指引無生了性玄。真個是天花亂墜,地涌金蓮。
孫悟空在旁聞聽,喜得他抓耳撓腮,眉花眼笑。祖師見之,詢問他要學些什么道。悟空回道:“但憑尊祖教誨,只是有些道氣兒,弟子便就學了。”
道字三百六十旁門,祖師一一垂詢。悟空只問一句,可得長生否?祖師回道,旁門求長生,不是壁里安柱,就是窯頭土坯,亦或水中撈月,皆無長生之望。
聞聽無法長生,悟空自然不愿意學。祖師聞言,咄的一聲,跳下高臺,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這猢猻,這般不學,那般不學,卻待怎么?”
走上前,將悟空頭上打了三下,倒背著手,走入里面,將中門關了,撇下大眾而去。唬得那一班聽講的,人人驚懼,盡皆埋怨悟空。
悟空也不惱,滿臉陪笑,卻是窺得祖師此舉玄機。半夜三更之時,悟空前往祖師房間,得傳《大品天仙妙訣》。依訣修煉,不過短短三年時間,便以達到真仙圓滿之境。
祖師見此,又傳他地煞七十二般變化,用來躲避三災利害。傳其筋斗云秘術,朝游北海暮蒼梧,一個筋斗便是十萬八千里。悟空得傳秘法,更是手舞足蹈,欣喜難耐。
這日,悟空施展變化之術,引得眾師兄驚奇不已,卻是無意間惹惱祖師,被趕下山去。悟空見沒奈何,只得拜辭,與眾相別。
此一去,便是龍入大海。回到花果山,先是打殺混世魔王,一統花果山七十二洞妖魔。后又入龍宮,得到如意金箍棒以及一副披掛,更是闖幽冥,削死籍,讓龍王、閻羅上天告狀,拉開大勢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