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鄉親們沒有喝完的一桶湯,桑柏拎回來之后便進了大牯牛還有秋收的肚皮子里,連晚上都沒有撐到,就更別今天了。
“要是喜歡喝就再燒,這東西也不是什么好東西”。
紫菜這東西對于現在的沽山縣來說還是個新鮮玩意,大家一般都是喝的青菜湯。
桑柏買的時候發現這玩意挺貴的,不過好的一點就是不要票,桑柏是缺那五塊十塊的人么,于是買了一袋子回來。
對于桑柏來說紫菜這玩意是什么好東西啊,四十年后超市里花上十幾二十塊錢買上一包,可以喝上個把月的紫菜湯。
但桑柏不知道的是,這時候的紫菜才在東裕的沿海開始養殖,而且養殖的面積有限,所以才那么貴,并不是他想的運輸條件之類的問題。
“有沒有蝦吃?”
夏衛國想了一下問道。
“我看你長的像蝦”夏雁秋對于弟弟是無語了,一張嘴什么都想吃。
桑柏笑道:“蝦沒有問題,等會我去村里要是幾個籠子,放到水里去明天這時候去撈就行了,你要是想吃小河蝦更簡單,拿著篾筐子往小岔河邊撈就行了”。
鄉親們缺糧,但是水里的水產卻真的不少,至于桑柏來的時候很奇怪,覺得沒糧吃,為什么不吃魚蝦呢,等著在這邊呆久了,這才明白,魚蝦這東西吃不飽的,沒有米面帶來的那種飽腹感,而且長時間吃,也沒人能吃的下去。對于缺少食物的人群,最好的東西就是大米白面,還有那白花花的肥油。
“小河蝦怎么弄?”
夏衛軍不知道小河蝦怎么做好吃。
桑柏道:“直接鹽水煮,要不就是炒韭菜都不錯”。
“那小河蝦吧,明天吃大點的蝦”夏衛國說道。
桑柏也不多說,直接從旁邊屋檐下掛著的木勾子上取下了蓑衣披在了肩上,然后又把斗笠戴在了頭上,最后卷起了褲管子,走進了雨里。
鄉村雨中的兩件套標準的就是斗笠和蓑衣,后世什么輕便的陽傘啊之類的現在是有了,但是鄉間可沒人有閑錢用那玩意,別說是時髦的洋傘了,就連黃色的油布傘,整個村子除了桑柏家也沒有第二家有的。
最大的原因就是貴,有買這一把油布傘的錢,可以買上五六件蓑衣了,甚至這玩意都不用買,家里有個手藝不差的人,直接就用草編了,至于斗笠則是同樣如此。
一個不花錢或者少花錢,和一個幾乎能要普通工人大半周工資的東西,鄉下人的選擇那就一目了然了。
桑柏這邊蓑衣斗笠可不是為了省錢,這家伙穿的是個情趣,披上這玩意,自己淺薄的靈魂一下子似乎有了幾分陶淵明的風采了。
穿著雨靴,桑柏一步一泥的進了村子,走到了呂慶堯的家門口伸手拍了一下門。
呂慶堯家現在一圈院墻起來了,也僅是院墻帶著個院門,院子中央原來正屋的地方,扎了兩頂帳篷,一頂是原本他自己家分的,另外一頂就是桑柏原先的那個。
“誰啊?”
桑柏聽了喊了一句:“是我”。
“桑先生啊,門沒有關”。
桑柏推開門進去,發現呂慶堯家有人,不光是有人還是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的人。而且還不是一個,而是三個。三個還都是女人,兩個約在三十歲之間,另外一個約五十不到的模樣。
呂慶堯這邊見桑柏進來了,笑著介紹說道:“這是我舅家的表妹”。
桑柏沖著仨女人笑著依次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