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那好”馬伯謙很開心。
“對了,您是半路當了老師,還是從學校畢業出來當的老師?”桑柏問道。
馬伯謙道:“我沒有上過正規的學校,我上的是私塾,老師挺多的,后來解放了就不上私塾了,下放到農村先是在生產隊干活,后來當了一段時間的老師,然后碰上了大運動,老師就沒干了,后來扳正了,我又當了老師,就這么回事”。
“私熟?”桑柏挺好奇的。
馬伯謙見了笑道:“好早以前的事情了,我三歲的時候就讀書了,當時家里有一個專門的屋子,我和幾個堂兄弟們就在那屋子里讀書,教書的先生有幾個,有的教國學,有的教西學,還有的教射箭弓馬的……”。
桑柏一聽便覺得,這家伙不是吹牛就是大戶人家的子弟。
不過以他的觀察,還是以大戶人家最為靠譜,因為小戶人家很難教出這樣氣質的人來。
不是桑柏看不起平頭白姓,而是因為平頭白姓家里平常時間都在奔生活了,沒有這個閑功夫去磨孩子的性子。
后世不是有句話說超級英雄的么:富人靠科技,窮人靠變異。
這話放到貧富的教育上也是說的通的,富人有錢就靠請好老師,進好學校教育孩子,窮人那就得靠孩子自己,有天份的孩子說不準就能來個鋰魚躍龍門,跳出自己原有的社會階層。
“私塾上課怎么樣的,輕松么?”桑柏問道。
馬伯謙笑道:“別家我不知道,但是我們家那是天沒有亮,差不多五點半就得起床,六點坐到教室里,然后到晚上七點才結束,除了過節老輩過壽沒有休息的時候”。
“這么高強度?那不是學廢了么”桑柏有點吃驚。
“中間還有弓馬課,就相當于體育課,而且每天也有玩耍的時間,的確是挺累的。不過書到用時方恨少,等上大了這才知道那時的辛苦終究是有用的”馬伯謙笑道。
接下來桑柏便問了一些問題。
結果讓桑柏感受到了四個字:班門弄斧!
就他那點三本知識放到人家馬伯謙的面前,根本不夠看的,沒有十分鐘連問題都問不出來了,一副黔驢技窮的架式。
“那您想怎么教村里的孩子?”桑柏轉入正題。
馬伯謙道:“按著書教啊”。
桑柏道:“那可不成!村里這里這么大的投入,這么教可不成”。
“哦,多大的投入?”馬伯謙笑問道。
桑柏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這下馬伯謙不笑了,愣了好一會問道:“你這是建學校?”
“要不然呢?”桑柏反問道。
馬伯謙想了一會兒,實在是找不出什么形容詞來了,只得說道:“你們真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