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無話可接,只能沉默。
是時,明政殿里,皇帝正握著一卷《漢冊》,似看非看,案上的花頂香爐正汩汩涌出白紫色的煙,此煙倒流觸桌面,如花開在上,十分好看。因此得名“倒生花”。
外頭輕輕進來了大責太監,走到龍書案前,跪了下來,稟道:“官家,皇后宮里傳了太子去。”
皇帝的眼睛稍稍離開書頁,看了他一眼,旋又低下,壓著聲音道:“皇后還是疼愛太子的。”
大責太監低了低頭,接著道:“沈妃那邊差人來問,是否要著手準備今年的親谷禮。”
皇帝聞言,遂將手里的書放下,蹙眉問道:“這不是皇后該操心的事兒嗎?沈妃來湊什么熱鬧?”
“上個月,皇后娘娘因著身體不適,元以為不能行親谷禮了,就把這事兒交給了沈妃,官家首肯的。”大責太監小心翼翼,生怕說了不該說的。
皇帝這才想起來這回事兒,一拍大腿,“啊,朕想起來了,只是如今皇后已然大好,便不要沈妃去操勞了,你去傳達一聲,還是長門宮來做這件事。”
“是,奴知道了。”大責太監領命就要出去。
“等等。”皇帝忽然喊住他。
大責太監連忙跪下,“官家吩咐。”
“你去告訴沈妃,往后麗華就放在她宮里養,不必再送到尹夫人那里了。”皇帝口里的麗華,正是二公主,生母趙妃早已病逝,便一直養在尹夫人宮里。大公主麗珮已經出嫁,皇帝身邊就還有麗華和麗瑯兩個女兒,都寶貝得很。可以說,誰養了這兩個姑娘,誰就能得到皇帝更多的青睞。
“奴明白了。”大責太監哪里能不明白皇帝的所思所想呢。
皇帝見他離去,復又拿起了《漢冊》,這本書下正壓著的一張紙便露了出來,上頭正寫著一個名字——尹出云。
昭陽殿內,大責太監剛剛將圣意宣達完畢出了宮門,沈妃便收到一封兄長的問安信。展信讀來,平常的問好,幾行清秀小字,卻是深宮最大的慰藉。
“拿去給官家吧。”沈妃將信裝回了信封里,交由宮娥送去明政殿。她很自覺,知道皇帝擔心后宮與前朝勾結,所以每次兄長來信她都要原封不動地送去明政殿。她也知道,這昭陽殿,很多眼睛,都不是她能左右的。
宮娥退下,沈妃站在正殿,環視了四周精美的陳設,南江國來的流英紗,瓊州所贈的海珊瑚,新宋出產的拜官窯,還有北庸的四盞高足云上燈。昭陽殿里,什么都不缺,金石玉器,名人字畫,應有盡有,擺出來的不說是價值連城,也是坊間見不到的奇物。可是,物什都是冷的,她被一群冰冷之物簇擁著,并感覺不到昭陽,只覺得孤冷。
還好,馬上就要有人住進來了。
還是個可愛的女孩子。
她非常喜歡女孩。
“采英,讓人把云上燈擦一擦,換換燭火,亮堂一點,有人要回家了。”她眼睛里瑩瑩點點的淚光,閃爍著、跳動著,宛如跳動的燭焰,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