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大樹下,劉雪抬頭看著它那巨大的冠幅,剛才從村委出來時,她還以為這是一片樹林,卻沒有想到是真正獨木成林的震撼!
看到幾人確實被驚住了,趕車大叔笑的眉眼全開,“你們幾個來的季節不是特別好,等到明年四月份,這大槐樹開了花,那才是真正的震撼。這大槐樹啊……在以前饑荒的時候,可是救了我們全村子的人啊!”
說到最后,趕車大叔也有些感性!
這大槐樹當初確實是救了他們村子很多人沒有錯!
但是,在最初的時候,他們村子也是費盡了全力才守護住它!
那時,饑餓的人們剝樹皮、擼樹葉是一種很正常的覓食行為,這么大株大槐樹長在這里,對于附近餓久了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塊肥肉。
那時近山的草木都已了進了他們的嘴,再繼續向山里探索危險倍增。本來即使在無災無難的年代,也都需要組織大批壯勞力才敢進深山,像這種年代……壯勞力都餓的走路不穩了,自然也沒有膽子進深山。
劉雪不知道這些歷史,看到趕車大叔的樣子,也能感受到這棵大槐樹對于大槐樹的意義。
從大槐樹下走過,就來到了他們的目的地,看著眼前這棟明顯比大槐村……不,是比劉雪他們從公社到大槐村一路上所看到的建筑都結實高大的房屋,幾人都有點不敢相信這竟然是他們的未來住處。
趕車大叔并沒有多說,在完全跟大門門廊不搭的薄薄木板上敲了敲:“吳知青,你在嗎?我帶新知青過來了?在的話出來接一下!”
也不知道是不是劉雪的錯覺,她總覺得趕車大叔好似并不愿意進個棟建筑。
趕車大叔叫了好一會兒還沒有回應,他好似也不急,停了好一會兒,又繼續叫,這一次,他才開口沒多久,就聽到房子里有一個女聲傳來回應。
聽到有人回應了,趕車大叔也不在浪費力氣,一邊回頭招呼大家提行李,一邊繼續等著。
薄薄的大門吱呀一聲被打開,趕車大叔千呼萬喚的吳知青走了出來,她看起來很瘦,剪頭齊肩的胡蘭頭,面色偏黃還有些蒼老,跟劉雪他們一路上看到的知青,有一種很大的不同感。
吳知青好似并不是特別愛笑,但說話比較爽快,跟趕車大叔確實好了之后,就讓兩個新來的男知青先放下行李:“你們倆先把你們所有的米糧搬到門后面去,然后再帶著各自的行禮跟我進去安排宿舍。”
現在這個時代知青下鄉已經不是稀奇的事情了,劉雪他們在下鄉前,早已經通過不同的渠道了解到了不少的信息,其中就有一項知青生活的問題,這米糧,大家幾乎都清楚,肯定會湊在一起吃,只是到底是整個知青點一起還是自由組織,那可能就要待會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