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陳耕的話音一落,不但是華清大學方面的陪同人員,拆解廠的工人們、干部們也都是驚訝的看著陳耕:還以為陳耕是外國人,不懂咱們國家的情況,可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嘛,這些人情世故他都知道啊。
一時間,連原本一肚子的火氣的工人們的心里頭都不免開始好奇起來:既然知道,他為什么好這么做?
“我知道被我扣了工資和獎金,大家心里很不爽,現在嘴上不說,心里保證已經開始罵娘了,說不定今天下班回了家,還得當著老婆孩子的面再罵一頓:姓陳的資本家真他么的不是東西,老子好心好意的去歡迎他,結果還扣了老子一半的工資跟獎金……別否認,我知道一定會這樣!”
說到這里,陳耕的語氣忽然轉了個折:“既然你們被我扣了工資很不爽,那說到這里,我就想要反問大家一句了:你們在正常上班的時間不去上班,會讓我少賺多少錢?跟變相的扣我的錢有什么區別?”
還可以這么解釋嗎?
陳耕的反問,讓在場的絕大多數人都懵了。
唯有陳小山,他眼中亮光一閃,終于知道了老板發火的原因在哪里:這家拆解廠,是老板自己的!
以前自己所在的單位,以及全國所有的單位,都是國家的,大家在上班時間來搞這個歡迎儀式,遭受損失的也是國家,不會對單位、對職工、對來視察工作的領導造成半分錢的損失,甚至單位為了組織員工們來參加這個歡迎儀式,多多少少的要發點福利——最起碼,也要讓食堂多加個肉菜。
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工廠是老板自己的,大家在上班時間放下工作來搞準備歡迎儀式,就意味著今天的工作要推遲到明天,明天的工作要推遲的后天……損失的,是老板自己,老板當然會不高興,在老板眼里,這種歡迎儀式跟曠工沒什么區別。
那么作為老板,對于這些曠工的職工做出扣除當月獎金的處罰,完全合情合理。
也是啊,以前是給國家干活,多干一點、少干一點,其實都無所謂,反正也沒有人在哪兒盯著你看,可現在不一樣了,如果不好好看,老板可是看在眼里呢。
繼陳小山之后,宋鏡瀛眼中同樣精光一閃!
他也有些想明白陳耕做出這個處罰決定的理由了,雖然他依然覺得陳耕的這個決定有些不近人情,可也不得不承認,陳耕的處罰不是沒有道理,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個處罰過于嚴厲了些。
至于工人們,雖然覺得老板的話有道理,但他們依舊不爽,人群中有人忍不住叫道:“老板,我承認你說的有道理,可領導讓我們來歡迎,難道我們還敢不來?”
陳耕沒看清這個人是誰,但這并不妨礙他對這個代表了絕大多數被處罰的工人的心聲的問題做出回應:“所以你覺得這件事不能完全賴你?”
“沒錯,被處罰我認了,可我覺得處罰的太嚴重。”
“那你認為應該怎么處罰才好呢?”陳耕也不著急找出那個躲在人群中的家伙,笑瞇瞇的問道。
人群中的那個家伙愣住了,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理智告訴他,當然是不處罰最好,可眼下的情況,似乎又是不處罰不行,這可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