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費爾南德斯先生的汽車改裝廠只有那么一點大的地方,年產能卻是占地規模是他們好幾倍的魔都汽車廠的幾倍?
術業有專攻,貪多嚼不爛,這話說的太對了!
看來這次與費爾南德斯先生合作,嘉陵廠不但能夠拿到最好的產品、最新的技術,還能跟著學到很多西方先進的商業理念,兩人對視了一眼:說吧。
總工程師程興明輕咳了一聲:“陳先生,除了摩托車的合作項目之外,我們嘉陵廠還有個項目想要跟您合作。”
“還有個項目?”陳耕有點驚訝:“說說看。”
“您能不能用那臺350cc的并列雙缸發動機,設計一輛微型汽車?”
陳耕努力的思索了好一會,才明白程興明的這番話到底是什么意思,頓時驚訝的不得了:“你們嘉陵廠這是打算上馬汽車項目?”
在自己的記憶中,似乎嘉陵廠從來沒有上馬微型汽車項目的計劃吧?
“是微型汽車,”不等陳耕開口詢問,程興明就主動解釋道:“當初我和老孫去南斯拉夫考察摩托車的時候,在南斯拉夫的大街上看到了一種很小的汽車,樣子和結構看著倒是有點像是咱們的吉普車,不過要小的多,長度也就三米出頭,寬度也就一米四左右,雖然前面有個發動機蓋,可發動機還沒在哪兒,而是被安裝在在了車子的后面……”
不等程興明說完,陳耕就知道他說的是什么車了:菲亞特126P!
菲亞特126P是一款在我國私家車發展史上有著不小影響力的一款車型,從84年我國以補償貿易的方式從波蘭引進了第一批菲亞特126P之后,一直到87年,我國陸陸續續的從國外引進了大約三萬多輛的菲亞特126P,因為這個車實在太小,不適合領導乘坐,所以這批菲亞特126P是當時國內唯一一款鼓勵私人購買的小汽車,可謂是開創了國內私人購買小汽車的先河。
而這些菲亞特126P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主要是波蘭)生產的,這款小車在東歐許多國家都非常熱銷,程興明和孫壽彭在南斯拉夫這個社會主義國家考察的時候遇到了這款車,倒是很正常,但是,他們怎么忽然間就想到想要上馬這種微型汽車項目了?
陳耕很好奇。
“因為你們這款發動機比我們在南斯拉夫見到的那個車上用的發動機的勁還要大,我們在南斯拉夫見到的那個車,使用是一臺23馬力的594CC排量的汽油發動機,我們就琢磨著,既然那臺23馬力的發動機都能帶動一輛汽車,咱們這臺350CC排量的發動機有35馬力呢,帶個差不多大小的車身肯定就更沒問題了。”程興明的理由很強大。
————————————
PS:第一更到,現在開始寫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