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七就不說了,單單說H6:
可以投擲核彈的H6甲的改進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此H6甲并非是60年代執行核試驗投彈任務的那個H6甲,60年代執行核試驗投彈任務的H6甲是以蘇聯原產圖16進行改裝的,這個H6甲是西飛自產的H6的核彈投彈機型),國家重點保障所需經費;
HG6(轟炸干擾),1980年首飛,去年年底完成技術鑒定、交付空軍使用;
H6C,1981年3月首飛成功,同年7月首批H6C飛機交付部隊;
H6D,我國首款空艦導彈載機,首架飛機于1981年6月完成總裝,8月完成首飛,10月轉交空軍進行試飛試用,之后,根據首架H6D暴露出來的一系列問題,對第二H6D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和升級,并于去年8月完成總裝,次月完成首飛,現在一切順利,按照工程節點計劃,明年年底就可以就可以召開機型鑒定會;
HU6,鑒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連續發生多場著名的空戰中,空中加油機都發揮了巨大作用,一直對此跟蹤研究得十分仔細的華夏空軍,意識到我們也應該發展自己的空中加油機,并且在81年9月正式將發展空中加油機列入“七五”期間的空軍武器裝備發展規劃,并且,西飛廠在去年年底開展了預研和方案論證工作……
所有的這些都證明,即便是在共和國進行經濟轉型最困難的時代,作為共和國國防基石的西飛,其科研活動都受到了重點保障和照顧,何凱之所以敢打陳耕的“tay”MK650-8C的主意,也是因為這個帶來的底氣。
“好,感謝專家組的介紹,”專家組的介紹停下后,何凱終于開口了:“現在大家有什么想說的,盡管都暢所欲言。”
“我先來吧,”何凱的話音剛落,西飛發動機廠廠長劉偉第一個先發了言,作為直接受影響者,他當仁不讓:“廠長,我個人堅決反對使用商飛集團的發動機。”
“哦?”何凱有些不高興,他想到了會有反對的聲音,但沒想到反對的聲音這么激烈:“為什么?”
“因為MK650發動機是商飛集團的,而商飛集團的老板是陳耕這個美國人,”劉偉的理由格外的強大:“雖然MK650發動機的技術參數看上去很不錯,可我們必須牢記一點:如果我們的新H6采用了美國人的發動機,那么我們的敵人完全可以根據這個測算出我們飛機的性能……”
“劉偉同志,你少給我來扣帽子這一套!”不等劉偉說完,何凱的一張臉已經陰了下來:“因為MK650是陳耕這個美國人生產的,所以我們的H6堅決不能用這個發動機?別告訴我你不知道我們國家在商飛集團占有超過半數的股份!
怕被別人知道了我們飛機的性能?我們國家還準備從美國引進F5、F14和F16戰斗機呢,而且現在正在考察法國人的幻影戰斗機,如果是按照你的說法,那更不安全、更不該引進!什么國家安全,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難道上級首長還沒你劉偉聰明?你不就是擔心你們發動機廠那邊受到影響么?”
劉偉的一張臉頓時一陣紅一陣白,訥訥的一時間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