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劉偉的理由乍一聽來似乎確實有那么一點道理,但仔細一分析,其實根本站不住腳:因為“tay”MK650-8C這款發動機是陳耕這個美國人生產的,所以就不能引進?什么狗屁邏輯,我們華夏在商飛集團可是占著過半數的股份呢,那還有什么好擔心的?
而且,既然我們敢買美國人的飛機,我們都不擔心對飛機的性能了若指掌的美國人、法國人如何如何,還用擔心從陳耕這里買到的發動機?
狗屁!
一切不過是部門利益作祟而已,西飛發動機廠是H6轟炸機的引擎:渦噴8的生產單位,如果H6換裝商飛集團生產的“tay”MK650-8C發動機,西飛發動機廠怎么辦?這是活生生的被砍掉了一條腿啊。
但劉偉也不是沒有同盟軍,另外一位副廠長幫著說了句話:“老何,老劉的話雖然有失偏頗,但從另一個角度說,也不是沒有道理,當年我們用‘斯貝’MK512-5W發動機做的那個H6I項目,飛機整體性能表現表現確實非常優秀,但四臺進口的‘斯貝’發動機比咱們H6飛機的出廠價還貴,而且發動機不但需要花費寶貴的外匯購買,零備件的供應也是個麻煩……”
“老鄭,你這話說的可不對啊,”不等鄭副廠長把話說完,何凱就笑了,他順手點上一根煙:“當年的H6I項目為什么會失敗,你說的這些都對,可商飛集團現在可是在國內,咱們向商飛集團買發動機,只需要花RMB就可以。
至于價格方面,我和陳耕先生也溝通過,比咱們的渦噴8貴是肯定的,但絕對比英國原產的‘斯貝’MK512和‘tay’MK650便宜的多,最重要的是,買他們的發動機可不用申請寶貴的外匯……”
眼看著局面有點僵,最擅長做思想工作的黨組書記謝偉平笑呵呵的開了口:“老何,老何,別這么激動,嗯……發動機的事情咱們暫且先放一放,……老徐,你是H6的總設計師,如果新的飛機采用四臺MK650發動機,飛機的重心可就全變了,飛機的整體氣動布局、重心都要重新設計,你們有沒有想過飛機要怎么修改?工程量又有多大?”
H6現在使用的渦噴8發動機長5.31米,直徑1.4米,重3100公斤,“tay”MK650發動機的直徑是1.143米,長度更是只有2.9米,自重是1400多公斤,不管怎么改,飛機的重心都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這工作可不好做。
“這個,因為有此前設計和改裝H6I的經驗,技術方面我們有信心,至于整體的氣動外形,我們初步設計了三種氣動外形,”徐總工推了推眼鏡,說道:“一種是基本保持現在的氣動布局不變,但由現在的翼根發動機艙安裝單臺發動機改為安裝兩臺發動機;一種是類似波音707的翼吊4臺發動機;一種是類似美國B52轟炸的機翼吊發動機方式,兩臺發動機為一組,每側機翼設置一個懸吊點。”
說著,徐總工打開自己的文件夾:“這是我們做出來的效果圖,大家可以看一下。”
——————————
PS:兄弟們,非常非常的抱歉,原本這一章是準備寫4000字的,可查資料用了太多的時間,這一章只有3000字了,還請兄弟們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