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怎么說呢?”何凱撓了撓頭:“這么說吧,其實我們也沒指望您能對我們換裝新發動機的H6有什么太好的建議,但您對美國那邊的軍事裝備的發展情況比較了解,我們就是想要聽聽您對美國的軍備發展情況是怎么看的、我們能不能借鑒一下。”
原來是這么回事……
不過也是!
除了想要從自己這里聽聽關于美國人發展轟炸機的思路之外,還能是為了什么?跟自己談談新H6的關鍵發展思路?別逗了。
陳耕沉吟了一下,沒有馬上回答何凱的問題,而是向他反問道:“你認為,在當今這個防空導彈技術越來越先進、導彈射程越來越遠的未來,像是H6、B52乃至圖-95這種慢慢悠悠的、一旦被盯上幾乎不可能逃脫的亞音速大型轟炸機,還有他們的舞臺嗎?”
“陳先生,不瞞您說,對于戰略轟炸機的未來,我們也不是很樂觀,我們也認為只有美國人和蘇聯人正在研發的B—1B、圖—160這種可以超音速突防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才是轟炸機未來發展的潮流,最起碼也應該是圖-22M2‘逆火’這一級別的,至于咱們的H6、美國人的B52以及蘇聯人的圖-95……”
何凱遲疑了一下,終于苦笑起來:“陳先生,不瞞您說,我們真覺得這種轟炸機已經落后了,單單說B52吧,在越戰期間就被擊落了多少架?可問題是,如果我們不繼續發展我們的H6,我們又能怎么辦呢?”
話語中,帶著濃濃的無奈。
在越南戰爭中,各方關于美軍被擊落的B52轟炸機的數量的統計數字一直有不小的差異,越方自己的統計數字是總計有34架B52被擊落,其中米格-21戰斗機至少擊落了2架,但是美軍一直沒有承認B52曾被米格-21擊落過,相反,美國資料顯示B-52的尾部機槍擊落了至少2架米格21,甚至可能多達5架,當然,但是美軍方正式確認的是2架,好玩的是,越方在這以問題上也和美國一樣的態度:一直沒有承認其米格-21曾被B52擊落。
而美方自己關于B52轟炸機在越戰當中被擊落的統計情況是:總共損失31架,其中18架是遭越軍擊落的,并且全部是在北越上空。另外13架損失,是因為操作故障。
但不管還是美方還是越方的統計數字,反正是B52這種慢悠悠的亞音速轟炸機在越戰當中被擊落了至少31架,而且除了越方口中的米格-21之外,其余的B52全都是被薩姆-2以及薩姆-2的華夏版本:紅旗-2給擊落的。
薩姆-2以及紅旗-2地空導彈是什么時候的技術?蘇聯五十年代的防空導彈的技術,連五十年代的防空導彈的技術都能對B52造成這么大的殺傷,在現代更先進的防空導彈面前,類似B52、圖95以及H6這種亞音速轟炸機還有活路嗎?
這個問題,成了擺在美蘇華幾乎所有轟炸機研發單位面前的、亟待解決的難題。
“你說的沒錯,在越來越先進的防空導彈、雷達以及戰斗機面前,戰場上似乎已經沒有了亞音速轟炸機的生存空間,”陳耕點點頭,但他隨即話題一轉:“但這個問題,美國人似乎已經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