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任何一個改進型都要進行全尺寸機身破壞試驗”是陳耕定下的規矩,誰又能反對?
方志強自然也不敢,不敢反對的他,哪里還敢猶豫,立刻站直了身子,大聲說道:“我們有信心!”
“有信心就好。”
陳耕點點頭,也沒說什么,就這么等著方志強繼續指揮。
“各小組聽我的命令,”方志強用力攥了一把對講機,吩咐道:“按照既定程序繼續進行測試。”
下一刻,伴隨著屏幕上顯示的機身上各處測試點的壓力數值的變化,機身和機翼上的載荷已經來到了109%,而伴隨著一陣吱吱嘎嘎的、刺耳的金屬摩擦聲,當載荷來到111%和111.04%的時候,這架F120的機身和機翼轟然斷裂。
“成功了!”
看著斷裂的機身和機翼,指揮室內的眾人非但沒有任何的失落,反而是一臉如釋重負的欣喜和開心,大家自發的、熱烈的鼓起掌來:機身和機翼的斷裂強度,和F100的強度完全一致,這意味著這次由商飛集團完全自主進行的F100的改進型號,在機身結構方面改的十分成功!
對這個結果,陳耕也很高興,他大聲宣布道:“大家繼續,把后續的工作做好,今天晚上我請大家吃飯,大家好好放松一下!”
至于發獎金、放假之類的話,陳耕一句都沒說。
陳耕雖然沒說,可誰也沒感到失望,現在的商飛集團已經是一家高度成熟的公司了,員工的薪資、獎金、假期之類都有明確的規定,大家都知道做好某個工作之后自己能夠得到什么,如果陳耕這個時候憑借自己的心情亂做決定,反倒是干擾了公司正常的運轉。
從測試中心出來,陳耕向聶光問道:“聶光同志,F120最快能夠在什么時候投入市場?”
聶光抿了抿嘴,說道:“最快也要兩年。”
“兩年?”
兩年其實不算慢了,雖然只是一個小改型號,但該走的試飛取證流程一樣都不能少。陳耕點點頭:“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還是盡量加快一下速度吧。”
言外之意,他對這個進度其實還是有點不太滿意。
聶光有些疑惑:F120現在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因為質優價廉的緣故,國內的幾家航空公司對F100非常喜歡,現在訂單已經排到了三年后,而隨著國內的航空市場的規模越來越大,選擇飛機這種出行工具的人越來越多,F120以及接下來的F150正好滿足了市場以及各大航空公司的需求,如果再大,到時候以從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引進的圖—204的機身為基礎、以F100系列機身的航空電子系統和計算機系統、以商飛集團自產的RB211發動機組合而成的商飛版圖-204正好可以滿足市場的需要——那可是個200多個座位的大型窄體干線飛機呢,是標準的大飛機,就這樣,陳耕董事長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但聶光什么都沒說,只是點頭:“請董事長放心,我們一定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盡可能加快整個工程的進度。”
說到這,聶光微微一頓:“另外,董事長,還有一件事。”
“哦?說說看,什么事?”
“是這樣,”聶光解釋道:“咱們這邊不是要進行二期的建設了么,津門的領導們希望咱們能加大一下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