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維亞切斯拉夫·伊夫琴科,他略略一頓,接著對陳耕說道:“您還記得嗎,之前我們給您的資料中說過,AI—222—25發動機是以AI-25TL發動機為基礎設計的,所以和AI-25TL一樣,AI-222-25發動機的基本架構上與AI-25TL一樣,也是一個雙轉子的渦輪風扇發動機。”
“是的,我記得。”陳耕點點頭。
“雖然基本架構一樣,但我們其實進行了相當多的修改,”說到這里,維亞切斯拉夫·伊夫琴科自豪的、滔滔不絕的給陳耕介紹道:“比如與AI-25的核心機相比,新型AI—222—25發動機改進了高壓壓氣機,增加了一級高壓壓氣機,重新設計低壓部件。
另外,我們不但增加了燃燒室噴嘴的數量,而且重新優化燃燒室的設計,讓AI-222-25的燃燒室比AI-25TL的燃燒室效率提高了5%。
另外還有高壓渦輪,AI-222-25的高壓渦輪采用了與D—27發動機燃氣發生器的高壓渦輪相似的冷卻結構,而且,AI-222-25發動機是在繼D-90A發動機之后蘇聯第二款采用了全權數字控制系統外加機械液壓備份的渦扇發動機……”
陳耕聽的連連點頭。
他自然知道,所謂的D-90A,就是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的PS-90A,讓國內無數軍迷們尤其是毛粉們流口水、希望采購乃至引進的發動機——PS-90A可是理論上我們能夠買得到的、性能可以與美國佬的C-17運輸機上面的普拉特·惠特尼PW2040發動機相媲美的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啊。
想法當然是很好的,只是這些毛粉們完全無視了一個問題:老毛子肯么?
先不說毛熊肯不肯將PS-90A出售給我們的問題,就算窮瘋了的毛熊肯出售成品,就像是向我們出售D—30KP—2和AL-31F一樣,但毛熊肯向我們轉讓發動機的相關技術?
要知道,就算我們采購了幾百臺D—30KP—2和AL—31F,毛子也沒向我們轉讓這兩款發動機的相關制造技術——成發廠之所以能夠制造國產版的D—30KP—2、也即渦扇—18,那還是成發廠自己爭氣。
而且,就算毛熊肯向我們轉讓PS-90A的技術,但我們沒走完從項目立項到研發、定型的全流程,對于這款發動機也永遠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對于一個理智與國防獨立的國家來說,這是絕對無法接受的——如果我們要研制自己的高性能戰斗機,走完航空發動機的全流程,絕對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好像又跑偏走神了?
陳耕急忙回神,就聽維亞切斯拉夫·伊夫琴科記者說道:“權數字控制系統可以保證計算機系統對發動機的運轉進行適時的監控、并且保證發動機隨時運轉在最佳狀態之下,另外,按照您當初的建議,我們還在設計之初就將AI—222—25發動機設計為單元體結構……”
說到這里,維亞切斯拉夫·伊夫琴科明顯的興奮起來:“單元體的設計真是個好東西,在使用過程當中,一旦有已到壽命或作戰損壞的單元體,可以在前線機場的維修車間立刻馬上更換相關單元體,大大簡化了維修程序……”
什么單元體結構,就是模塊化的設計嘛!
單元體是蘇聯這邊的稱呼,陳耕更習慣的稱呼還是“模塊化設計”,這個概念也是AI-222-25發動機項目立項之初陳耕提出的建議,現在的蘇聯,雖然為了在前線機場維修時的方便,雖然還沒有明確的提出“模塊化設計”的概念,但在實際的研發當中其實已經開始這么做了,只是標準不明確、不統一,模塊化的工作做的也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