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婉拒了。
另外,對于小麥克唐納來說,如果陳耕真的肯同意這種“你出錢,我出技術,我們共用研究下一代窄體干線中短程飛機”的合作模式的話,那就……那就“真香!”唄。
說起來,隨著這幾年來MD-80和MD-90接到的訂單越來越少,小麥克唐納也不是沒發現MD-80和MD-90與競爭對手們的差距,只是就像他說的那樣,在現在全力以赴發展MD-12的情況下,麥道不可能、也完全沒有那個能力再拿出一筆錢來發展3+3座椅模式的全新一代中短程窄體干線飛機,只是問題在于,現在麥道實在是拿不出錢來搞新一代的中短程窄體干線飛機。
他望著陳耕,心里竟然很期待陳耕接下來會如何回答自己。
“那倒不用,”陳耕笑了笑,說道:“麥克,你知道的,我們在福克F120的基礎上、以F120的技術和大量經驗為基礎,研發了一款叫福克F150的飛機……”
F150?
陳耕的話還沒說完,小麥克唐納已經知道這家伙想要說什么了:是了,F150,自己怎么把這款飛機給忘記了?
不同于在整體外形結構高度類似于麥道MD-80和MD-90的福克F100、F120,陳耕的商飛集團研制的F150已經完全擺脫了“每排3+2座椅、尾吊發動機、高平尾”的氣動外形結構,變成了與空客A320、波音737的翼吊發動機、低平尾以及每排3+3座椅的布局,最重要的是,這款飛機在全經濟艙高密度座椅布局的情況下,最大乘坐人數可以達到150人,這就是一款典型的中短程窄體干線客機的載客量。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費爾南德斯忽然和自己說到這件事,莫非是……
“我們當初的設計要求是,F150可以通過加長機身的方式獲得最大180座的載客能力,麥克,你們麥道有沒有興趣引進這款飛機?”望著小麥克唐納,陳耕道:“這樣一來,你們就可以不用花一分錢就獲得了一款很有市場競爭力的機型了。”
“……”
小麥克唐納不說話,他整個人都懵了:當今世界堂堂兩大民航飛機制造商……好吧,算上歐洲人的空中客車,那就是三大,堂堂三大飛機制造商之一的麥道,現在竟然淪落到了要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飛機制造廠引進技術的地步了?
這讓老子情何以堪?!
不管一臉錯愕的小麥克唐納,陳耕接著說道:“我們是朋友,看在朋友的份上,我可以給你一個盡可能低的技術引進價格,允許你分期付款,甚至我們可以將技術引進費用攤入每架飛機里面,你每賣掉一架飛機給我一定數量的錢就行,怎么樣?要不要考慮考慮?”
小麥克唐納很想硬氣一回、支棱起來,可當話到了嘴邊,他發現自己卻是無論如何都硬氣不起來。
沒辦法啊,一方面,MD-80和MD-90的實際銷售情況就擺在那里,簡直是屢創新低,尾吊發動機這一點不好說,但各大航空公司似乎的確來是不喜歡3+2座椅布局的飛機了;另一方面,如果當真像是費爾南德斯說的那樣,技術引進的費用可以非常靈活的支付,甚至前期的費用一分錢都不用拿出來,直接折算進飛機的價格里面、等飛機賣出去之后抵扣就行的話,小麥克唐納很郁悶的發現自己確實有些心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