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人沒搜到幾個,反而會在這雪地里會遭受更慘重的傷亡。
圍墻一圍就安全多了,游擊隊冷槍冷炮很難傷著圍墻后的帝國士兵,帝國士兵也不需要出城搜捕,于是彼此相安無事。
淺田看了看鋼鐵廠內部,發現鋼鐵廠的建筑十分適合防御。
或許是為了防止火災,鋼鐵廠的建筑有些是磚房有些是土房,只有不多的幾幢是用木村搭建的。
淺田中左指著那些建筑說道“我們應該把另一道防線建在圍墻內,距離圍墻三十到五十米遠,明白嗎”
參謀當即點了點頭,應聲“明白”。
把第二道防線建在圍墻內的確有很多好處,比如敵人從外面很難發現這道防線,于是在攻擊時就沒有防備。
另一個,就是萬一圍墻被打開了個缺口敵人從這缺口涌入那第二道防線發揮的作用就是無法估量的,子彈可以成片的往缺口涌出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
參謀馬上按淺田中左的主意辦,將靠近圍墻的一圈建筑都改成了防線,有些沒有建筑的位置就直接挖上戰壕或者用沙袋堆疊出掩體,然后每隔幾十米或者有一個火力盲區就在后方安排一挺機槍加強火力。
應該說淺田中左的這個安排還是很有水平的。
如果八路軍還像之前那樣的裝備,也就是春田步槍的方式進攻,只怕能攻破圍墻卻要在第二道防線上吃大虧。
因為那時圍墻就變成一段障礙物,硬生生的把八路軍的進攻部隊分割成內外兩節很難互相接應。
但是
在八路軍裝備有ak47后,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八路軍進攻的時間剛剛好,戰斗打響時天已朦朦亮或許是雪地會反射陽光的原因,天色剛亮能見度就很高,這很有利于八路軍發揮ak47的火力優勢。
張大彪在部隊一沖進缺口時就感覺到事情不太對。
一個班的戰士剛靠近缺口就被鬼子勐烈的火力壓得趴在地上頭都抬不起來。
按理說,鬼子如果防守在圍墻一線八路軍又是攻其不備,鬼子不應該有這么勐的火力補上缺口才對。
除非鬼子早有準備在圍墻內還有另一道防線。
張大彪這么一想就明白了,然后當即下令“不急著攻進去,占領圍墻手榴彈”
一營的戰士都是獨立團里挑出的老兵,張大彪這命令雖說沒頭沒尾的,但戰士們卻聽懂了。
其實是各連連長聽懂了。
然后連長命令排長,排長再命令班長
不過幾秒鐘時間,從上到下就都明白張大彪的意思并準備好了手榴彈。
接著,在一陣哨聲過后,手榴彈就成排排的飛往圍墻的另一頭這是為了清空在圍墻防御的鬼子,如果鬼子在圍墻后反擲手榴彈,那就會對八路軍造成很大的威脅。
隨著一片“轟轟”的爆炸聲,戰士們就兩個一組搭著人梯沿著圍墻冒出頭并在圍墻上架起了ak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