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與靈草雜記上描繪的一樣,初時性陰,再時烈,終溫和,好舒服啊。”肖遙感覺身體的疼痛與酥麻略微緩解后,露出了散懶的笑容,虛瞇著眼睛,細細體味著藥力在體內行走的感覺。雖然傷口痊愈了大半,但他總感覺還是有絲絲電力依附在體骨之上,揮之不去,令其感覺些微酥麻。
“該如何去除這難纏的附骨電力?”
肖遙不勝其煩,若沒有這一絲電力,想必傷口早已痊愈,絕不會像現在這樣反復的撕裂。
一邊思索著,一邊順手拿起了吐納之術的書簿來到床榻之上,,翻看了起來。
吐納術為域內所有修士踏上修行路之前的必修之術,若不習得,也將無法化天地之靈氣為己用,其為一切術法之根本。
相傳在遠古時期,蒼茫的大地上流傳著近千種吐納術,種類龐雜,不一而足,但卻各有利弊,良莠不齊。后經各方融合、歸納、取長補短之后,才出現如今肖遙手上這部流傳最廣,修習最易的吐納術。
可以說,這部吐納術取百家之長而出,毫無瑕疵與缺陷,為同類術法最優。整個域內起碼有九成修士以此術為基石,從而踏上修仙之路,論其為修士入門之術也不為過。
翻開書頁望之,此書僅幾頁而已,以圖為主,寥寥數字。圖為靈氣從穴竅入體后通過經脈流入丹田的路線,然后由丹田將靈力凝聚起來后,再經由經脈傳輸到人體需要的位置,或手或腳,只要經脈通達,即可揮出靈力,用來御敵。
僅幾幅圖就已清晰明了的將吐納術詮釋的格外清楚。百字不到的注釋,簡明扼要的敘述清楚了吐納之時需注意的細節和方式。
整本吐納之術內容簡單,通俗易懂,即便不識字的凡人看了之后也能明白個七八分,更遑論有過煉體的肖遙。
盞茶過后,肖遙將書放置在了身前,默默的在腦海中回想了幾遍書上所畫的內容,直至確信完全記住每一個細節后,方才閉上眼睛,開始嘗試著按書中之法練習。
只見其盤坐于床榻之上,背脊挺直,雙手自然垂放于雙腿膝蓋之上結印,雙眸緊閉,腦海中按圖所示,打開全部穴竅,運力將靈氣引入經脈之中。
一遍,兩遍,三遍,反反復復的吐納,經脈與穴竅反反復復的開合,經過無數次的摸索與失敗之后,肖遙終于掌握了吐納的訣竅,身體四周的靈氣亦有了反應。
只見身體四周的靈氣若有牽引般,從空中被抽取出來,涓涓匯集于穴竅之上,形成一個個肉眼難以察覺的細小渦流,經由穴竅慢慢的進入經脈之內,若絲線般緩緩的匯入丹田之內,然后在丹田內不停的碰撞、打轉,直至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