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零零年,鼠年,這一年的清王朝,實際上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被各國列強當成提款機數十年,眼看已經快被榨干最后一滴油水了。
長達數十年的壓榨,清王朝統治下的百姓,已經早已經對清廷失望透頂了,清廷壓榨老百姓,列強壓榨清廷,壓榨幾十年,真只剩下一些渣渣了。
實際上各國列強從一開始就沒想過顛覆清廷的統治,華夏這么大,管理起來多麻煩,還不如每年收收租,偶爾割點肉吃吃,多好的事,難道還有比清廷更容易控制的政府嗎?
各國列強一直覺得,光緒皇帝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皇帝,因為光緒性格懦弱,受欺負也愿意給銀子,給地盤,每年全國各地發生那么教案,都是清廷求和賠錢了事,多好的乖寶寶。
而慈禧卻是性格無常,眼見列強們燒殺搶掠,讓自己的生活品質都受到影響了,于是這幾年開始縱容義和團燒毀教堂,和洋人對著干,這種行為,讓列強可不高興了。
三月中旬,各國列強的軍艦已經到達渤海,開始操練,實際上,到了這個時候,各國列強已經準備對清廷動手。
幾年前的甲午戰爭,深深刺激了很多列強的小心臟,他們從來沒想到,清王朝這么弱。
畢竟洋務運動持續近三十年,清廷的軍艦和武器并不是特別落后,結果萬萬沒想到,一不堪一擊,被小倭子打得那么慘,而且投降那么干脆。
而且他們也沒想到清廷如此軟弱,連小倭子那樣的小弟弟都能索賠兩億兩白銀,連軍費清廷都愿意給。
原來還可以這樣玩,打一仗,不但可以獲得上億的賠償款,還可以強占各種口岸,這么好的事,自己可不能落后了。
于是這幾年,一系列割讓土地和強租,讓清王朝四處漏風,到了這一步,必須還得給清廷來一次大的,最好再搞幾億白銀,把華夏徹底淪為殖民地,到時再扶持一個清廷王爺上位,美滋滋,多好的活計。
到了這一步,這些列強紛紛湊到一起,商量如何瓜分自己的利益,其中小倭子最積極,因為同屬亞洲人,而且有類似的文化傳承,小倭子從一開始,就對華夏這塊土地垂涎欲滴。
身為島國,小倭子的國家先天就有些畸形,而旁邊的華夏,物大地博,清廷的潰爛,對于小倭子來說,這簡直就是天賜良機的時刻。
自己只需要控制華夏一兩個省份,就足以,但是這個年代的小倭子,也才剛剛發憤圖強,有了一點點小實力,雖然在甲午戰爭打贏清廷,但是實際上,小倭子在列強們的眼中,還是小弟弟一般的存在,于是小倭子要想未來占領華夏的地盤,必須得圖圖徐之,不能操之過急。
歷史上的小倭子,就是這樣做的,最開始就是扶持華夏國內的野心家,比如某位“國父”,從甲午戰爭過后,主動邀請華夏的大好青年去倭國留學。
同時廣交華夏政商界的“朋友”,到了小倭子侵華之前,小倭子的“朋友”,遍布整個華夏政商界,甚至很多軍閥,都有倭國留學背景,這也為小倭子日后侵華提供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