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未落,卡塔爾的阿勒薩尼發來緊急視頻。
畫面里,三百輛改裝車正在波斯灣的鉆井平臺作業,突然刮起的沙塵暴讓能見度不足五米。
“施耐德剛才聯系我,說可以提供防沙濾鏡,但要我們終止和中國的合作。”
他指著車身上依舊運轉的過濾系統:
“可你們的工程師早就想到了,這玩意兒拆開,里面就是普通的紗窗加靜電吸附裝置,成本不到他們的十分之一!”
伊萬突然笑起來,轉身從抽屜里拿出一份圖紙:
“這是給非洲礦區設計的‘三防’儲氫罐,防沙、防腐蝕、防撞擊。”
他的指尖劃過圖紙上的焊縫:“讓他們去告吧,等我們的車在撒哈拉跑滿十年,專利局的紙早就發黃了。”
深夜的紐約,葉風剛結束和加州州長的會面,手機就收到一條加密信息。是能源部內部人士發來的:
埃克森美孚正聯合五家石油公司,計劃在得州修建輸油管道,繞過環保審查的理由是“保障能源安全”。
他立刻打開電腦,調出未來進步黨掌握的油田污染數據。
三年前,得州的一場原油泄漏導致二十萬畝草原荒蕪,清理費用至今沒結清。
“明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他給團隊發消息,“把這些照片投到國會山的大屏上——當石油美元流淌過的土地寸草不生,誰才是真正的安全威脅?”
發布會當天,天空飄著細雨。葉風站在大屏幕前,身后是對比鮮明的畫面。
左邊是軍墾城光伏板下的棉田,右邊是得州泄漏現場的死鳥。
“戰士集團在內蒙古治沙二十年,”他舉起一份聯合國報告:
“他們每賣出一輛車,就種十棵樹。而某些公司,每賺一美元,就留下三美分的環境債務。”
人群里突然沖出幾個抗議者,舉著“滾回中國”的標語。
葉風沒有后退,反而向前一步:
“我的祖父是軍墾戰士,在這里種出第一片麥田!”
“我父親戰士汽車遍布全世界,芯片更是家喻戶曉!”
“我弟弟把沙漠變成光伏產業園;我現在站在這里,不是為了某家公司,是為了讓得州的孩子也能看見星星——而不是在石油煙霧里咳嗽。”
這番話被直播到全球,軍墾城的研發中心里,工程師們正圍著屏幕歡呼。
王麗娜的手機突然響起,是大眾集團的采購總監:
“歐盟的反補貼調查暫停了,我們想進口五千套電池模塊,用于德國的電動車生產線。”
他頓了頓,“剛才柏林的環保組織發來郵件,說要提名‘雙能車’參評年度綠色創新獎。”
伊萬突然拍了下桌子,指著屏幕上滾動的新聞:
通用汽車的專利訴訟被法院駁回,理由是“缺乏實質性技術對比,讓法務部準備反訴。”
他拿起一份檢測報告,“他們的燃料電池在-10c就啟動失敗,卻敢告我們侵權?順便把這份數據發給特斯拉——馬斯克不是想造氫能皮卡嗎?讓他看看什么叫真技術。”
此時的非洲,楊革勇正站在光伏制氫基地的工地上。
五十輛“雙能車”正在運輸光伏板,車轍里的積水滋養著路邊的猴面包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