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雨澤剛在新落成的氫能農機檢測中心簽完字,李林東就拿著一份加密電報匆匆進來。
電報是葉風從華盛頓發來的,只有一行字:
“米國司法部盯上了未來進步黨,說我們涉嫌‘外資滲透’。”
窗外,伊萬團隊研發的氫能播種機正在棉田作業,機械臂精準地將棉籽埋進土壤,車尾部排出的水珠落在剛翻耕的土地上,洇出一個個深色的圓點。
“他們查不到資金問題,就開始拿‘國籍’說事了。”
葉雨澤摩挲著電報上的字跡,忽然想起葉風接手戰士集團那天,特意打來電話說的話:
“爸,你放心,我不會忘記,我是華夏人,我的家鄉是軍墾城。”
此時的華盛頓,葉風正坐在國會山的聽證室里。對面的共和黨議員舉著他十年前在軍墾城考察的照片,語氣尖銳:
“你一邊以米國公民身份推動能源法案,一邊讓家族企業拿下卡塔爾的訂單,這難道不是利益輸送?”
葉風平靜地翻開文件夾,里面是未來進步黨的財務公開報表。
“過去三年,我們接受的政治獻金中,92%來自本土環保組織和新能源企業。”
他指著其中一頁,“倒是您的選區,去年從埃克森美孚拿到了兩千萬美元的競選資助——要不要我讀一下他們的原油出口數據?”
聽證席后的大屏幕突然亮起,播放著得州煉油廠的排污畫面。
黑色的廢水順著河道流淌,岸邊的蘆葦叢早已枯黃。
“這是上周環保署的檢測報告!”
葉風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全場,“那里的地下水含苯量超標17倍,而你們卻在討論一輛氫能車是否‘合規’。”
人群中響起低低的議論聲,葉風忽然起身,指著窗外飄揚的星條旗:
“我的祖籍雖然是華夏人,但我父親和叔叔名字誰不知道?”
“我現在站在這里,是想讓這片土地上的孩子,既能看見石油鉆井的歷史,也能呼吸到沒有黑煙的空氣——這難道不是米國夢的一部分?”
聽證會結束時,走廊里的記者們蜂擁而上。
的鏡頭對準他胸前的氫能車徽章,追問:“有消息說米國商務部將把戰士集團列入‘實體清單’,您怎么看?”
葉風側身避開鏡頭,目光落在不遠處的抗議人群——那些人舉著“保衛能源主權”的標語,卻不知道標語所用的塑料布,原料正是沙特阿美的原油。
“實體清單攔得住零件,攔不住技術!”
他的聲音突然提高,“去年我們在墨西哥建廠時,當地工人用拖拉機改裝的儲氫罐,比實驗室的模型還耐用——真正的創新,永遠在土地上,不在清單上。”
軍墾城的研發中心里,王麗娜正盯著屏幕上的電池測試數據。
歐盟突然宣布將電動車的碳排放標準提高30%,這意味著“閃電七號”如果不升級電池,將無法進入歐洲市場。
“德國大眾剛才發來郵件,說愿意共享固態電池專利,條件是我們放棄在慕尼黑建廠。”
王楠楠把一份協議拍在桌上,“他們算準了我們的生產線改造至少需要六個月。”
王麗娜忽然笑了,點開伊萬發來的視頻。
蒙古草原上,牧民正用“雙能車”的儲氫罐給電動車充電,兩種能源在雪地里完成了一次完美切換。
“告訴大眾,我們的可拆卸電池模塊已經通過歐盟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