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著屏幕上跳動的續航曲線,“從明天起,‘閃電七號’和‘雙能車’的能源系統全面兼容——他們想卡我們的脖子,我們就給他們搭座橋。”
伊萬的團隊此時正忙著調試新的氫燃料閥。
博世集團突然宣布停止供應核心密封圈,理由是“技術升級”。
“看他們這招多陰?”伊萬用鑷子夾起一個自制的密封圈,橡膠表面泛著金屬光澤。
“這是用蒙古國的天然橡膠加碳纖維做的,耐溫范圍比博世的寬20c,成本還低一半——”
“昨天阿古拉從草原帶來的配方,牧民說這玩意兒捆羊毛用了三代人,比任何專利都靠譜。”
卡塔爾的沙漠里,阿勒薩尼正指揮工人給“雙能車”加裝鉆井設備。
三百輛車已經在油田跑了半年,車尾部的水循環系統不僅解決了鉆井隊的用水問題,還在沙丘上澆出了一片綠洲。
“米國的雪佛龍剛才來談合作,說愿意用伊拉克的油田開采權換技術。”
他對著衛星電話大笑:“我告訴他們,軍墾城的工程師說了,真正的能源自由,不是挖多少油,是能讓每滴水都派上用場。”
深夜的軍墾城,葉雨澤收到楊革勇從非洲發來的照片:
光伏制氫基地的工地上,黑皮膚的工人正和中國工程師一起組裝儲氫罐,旁邊的黑板上寫著一行中文:
“氫能不分國界,技術服務人民。”
“殼牌的人又來了,”楊革勇的語音帶著風沙的沙啞。
“說要投資我們的光伏項目,條件是優先供應歐洲——我讓他們去問當地的農民,同意不同意。”
第二天清晨,李林東拿著一份緊急文件沖進辦公室:
“歐盟突然宣布對中國氫能設備發起反傾銷調查,稅率可能高達45%。”
“但施耐德剛才偷偷打來電話,”他壓低聲音:
“說博世的生產線根本跟不上全球訂單,他們愿意把德國的舊廠房低價租給我們——這是想陽奉陰違啊。”
葉雨澤翻開文件,里面夾著一張歐洲地圖,紅色標記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德國、法國、西班牙的工業區。
“讓伊萬把氫燃料閥的生產圖紙整理出來。”
他忽然起身,“告訴施耐德,我們可以合作,但專利必須共享——要讓他們明白,在沙漠里煉出來的技術,不是誰能壟斷的。”
此時的華盛頓,葉風正和加州州長簽署合作協議。他們計劃在舊金山灣區建設一百座加氫站,用光伏板供電,儲氫罐則用蒙古國的稀土材料制造。
“米國能源部剛才發來消息,說愿意提供補貼。”
州長的手指劃過協議上的條款:
“前提是技術必須在本土生產——那些石油州的議員,終于松口了。”
葉風看著窗外飄揚的彩虹旗,忽然想起父親說過的話:
“對抗不如共生,就像光伏板和棉田,少了誰都長不出莊稼。”
他拿起手機,給軍墾城發了條消息:
“把‘雙能車’的北美版設計圖發過來,加個牛仔們喜歡的貨箱——讓他們看看,氫能車不僅能在沙漠跑,也能在得州的牧場撒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