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風揉了揉臉,給自己沖了杯黑咖啡,轉身走向書桌。
桌上,是伊利諾伊州零部件采購法案的最新修訂稿,旁邊放著的,是新能源電機的技術升級方案。
他得繼續走下去。哪怕每一步都踩著矛盾,每句話都帶著妥協,哪怕心里清楚,這盤棋永遠沒有純粹的贏家。
誰讓他既放不下那個“改變世界”的初心,又扔不掉“戰士集團”這個沉甸甸的擔子呢?
咖啡很苦,就像他此刻的日子。但他知道,再苦也得喝下去——因為后面還有無數場博弈在等著,而他,既是棋手,也是棋盤上最關鍵的那顆子。
葉風把咖啡杯重重磕在桌上,杯沿的熱氣模糊了鏡片。
桌角堆著一摞剛送來的傳真,最上面是俄亥俄州交通部門的回函,墨跡未干的字寫著“充電樁預算暫緩審議”,底下卻用鉛筆標了行小字:
“某議員提議,可先批20個試點,前提是優先覆蓋其選區的高爾夫球場。”
他盯著那行字笑出聲,笑聲在空蕩的書房里撞得發飄。
高爾夫球場?那些開著燃油豪車的議員老爺們,大概覺得新能源車主都該騎著電動車去打高爾夫。
可他不能戳破——20個試點總比沒有強,哪怕這背后是拿公共資源做了私人交易。
他拿起筆,在回函上圈出“高爾夫球場”,旁邊批注:
“讓公關部聯系該選區商會,‘自愿’承擔球場充電樁的電費。”
這就是做實事的代價。你想鋪充電樁方便老百姓,就得先伺候好那些握著審批權的人。
你想推新能源技術,就得容忍資本在背后翻云覆雨。
上周有個財經記者追著他問:“戰士集團到底是技術公司,還是政治游說公司?”
葉風當時笑得坦蕩:“我們是在為技術鋪路。”
可關起門來,他清楚這路鋪得有多臟——底下埋著多少利益交換,摻著多少言不由衷。
手機震動,是女兒發來的視頻。屏幕里,小姑娘舉著學校發的“環保小衛士”獎狀,奶聲奶氣地說:
“爸爸,老師說你在做保護地球的大事!”
葉風的心像被什么東西撞了一下,軟得發酸。他對著屏幕點頭,說:
“對,爸爸在讓汽車不冒煙。”
掛了視頻,他卻對著那份“碳排放核算修正方案”發愣……
佐治亞州那幫人玩的數字游戲,差點讓新能源汽車的環保優勢變成“數據負數”。
他為了扳回一局,不得不請第三方機構做了份“美化版”報告,把電池回收的碳排放算得格外樂觀。
“為了正義,偶爾也得用點不那么正義的手段。”
他這樣安慰自己,可指尖劃過報告上“誤差范圍±15%”的標注時,還是覺得發燙。
傍晚的視頻會議上,歐洲區團隊又在喊冤。
法國的經銷商被當地燃油車協會告了,說戰士新能源的廣告“夸大續航里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