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尤其是來自索國和馬賽的老兵,對兩位領袖的忠誠是絕對的。他們無法理解,為什么打下了更大的江山,領袖反而要從‘女王’變成‘總統’?這在他們看來是一種降格,甚至是一種背叛!”
葉眉負責的宣傳和情報系統迅速提交了一份分析報告,揭示了這種現象的深層根源:
對于長期處于動蕩、貧困中的普通百姓而言,葉家姐妹領導的聯盟帶來的變化是翻天覆地且直觀的——
安全、工作、潔凈的水源、孩子的教育、醫療。這種生活質量的飛躍,被民眾簡單而直接地歸因于葉柔、葉眉的個人領導和恩澤。
在他們的認知里,這不是制度或政策的勝利,而是“明君”或“神眷者”的顯現。
尤其是在非洲許多地區傳統的酋長、長老權威體系下,一個強大、仁慈、能帶來福祉的個人統治者形象,遠比抽象的“共和”、“民主”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東非地區許多部落和民族有著深厚的英雄崇拜和母性崇拜傳統。
葉眉的堅毅、果決被視作保護神,而葉柔的溫和、親民。她主導的經濟改善和外交努力雖在幕后,但其成果惠及百姓,則被看作養育神。
這種二元一體的形象,恰好契合了某些古老的神話原型。
聯盟宣傳部門早期為了凝聚人心,也或多或少地強化了這種個人魅力型領導,如今卻成了制度轉型的阻礙。
盡管聯盟努力推廣教育和信息傳播,但廣大基層民眾,尤其是偏遠地區的百姓,對現代國家政治制度的運作依然陌生。
“總統”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不確定、可能被換掉、可能代表某個小集團利益。
而“女王”,尤其是帶領他們走向好生活的女王,則代表著穩定、傳承和超越部落的公正。
一些在現有體系下獲得好處的地方勢力,比如因為忠誠而獲得地位的部落長老、在聯盟新秩序下崛起的商人等,也傾向于維持一個他們熟悉且能直接效忠的頂層結構。
擔心共和制會引入新的權力分配規則,損害他們的利益。
“我們忽略了文化土壤的特殊性,”葉眉揉著額頭,疲憊地說。
“我們以為帶來了更好的生活,民眾就會自然而然地接受我們設計的現代制度。”
“但現在看來,他們是用自己傳統的方式來表達對這種美好生活的珍視——將其人格化,并頂禮膜拜。”
楊大從經濟角度補充:“easu的信用,某種程度上也和兩位妹妹的威信綁定。”
“很多民眾覺得,錢上有她們的印記,她們在位,這錢就值錢。換一個不確定的總統,他們擔心手里的easu會變成廢紙。”
葉柔沉默地聽著,墻上的地圖標注著聯盟遼闊的疆域,但此刻,她感覺最大的挑戰并非來自地圖上的邊境線,而是來自這片土地上深深植根于人心的觀念。
夜深人靜,王宮露臺上,葉柔和葉眉并肩而立,眺望著遠方零星閃爍的燈火,那是她們努力帶來的光明,如今卻仿佛成了束縛她們腳步的鎖鏈。
“姐姐,”葉眉輕聲開口,帶著一絲無奈的笑意,“我們好像成了自己成功的囚徒。”
葉柔嘆了口氣,夜風吹拂著她的發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