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是每次都覺得萬徑斗場里的路線強,去花積分購買更換。
那也太浪費時間,太蠢了
蘇摩微微搖頭,有些猜不到游戲的真實意圖。
起初,他以為40版本的萬徑相爭,只是游戲想加速演變過程。
盡快讓所有玩家進入新大陸,成立領地,來滿足接下來亂局開啟條件。
然而隨著對一個個路線的更深入了解,觀察到路線給人類帶來的增益。
尤其是藍星人降臨后給廢土帶來的改變。
蘇摩的想法又發生了變化。
開始以為游戲真想按照之前發布的前瞻片一樣,來讓玩家們選擇路線互相競爭,最終抉擇出真正的強者。
強者擁有結束掉災難的資格,擁有帶著所有族人重現建立家園的資格
但現在看來,這一切似乎沒有那么簡單。
或者說因為被游戲刻意放出那段打斗前瞻所誤導,導致玩家們對所謂的最強認知發生了偏差。
最強。
到底是戰斗力最強,還是廚藝最強,還是手工最強
實則最強的定義根本沒有那么明確,尤其是在萬徑相爭的每輪考題都不相同的情況下。
除非有一個綜合性的路線,能在每個方面都有其他路線相同的增益。
否則絕對不可能從頭到尾,毫無敗績的走到最后,奪取至強寶座。
那么,萬徑相爭到底在爭什么游戲到底想用這樣的方式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來
這新大陸上一個個領地,一個個領主的作用又是什么
“到底想要爭出來一個什么樣的存在”
蘇摩有些想不明白,現有的信息根本讓他無從下手,來分析萬徑相爭的最終局面。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爭斗的終點絕對不是簡單的戰斗。
至少不可能因為哪一個路線的戰斗力強,最終無可爭議的成為最強。
必須要無比強大的綜合能力,要有碾壓他人的內在能。
等等,內在能
就在這時,忽的一絲靈感冒入蘇摩腦海中。
他忽然想起自己可以更換路線,是因為無限能這項能力,可以隨意的轉換內在能的屬性,繼而讓路線等級不會因為更換路線發生變化。
但那些普通人呢,他們更換路線后內在能去了哪里
總不可能直接消失了吧
帶著這個疑問,找來五名剛剛獲得路線沒多久的小玩家,又統計了領地內不同路線玩家進入后所遇到的考題。
經過一番詳細的路線更換測試,通過觀察玩家體內的內在能變化后。
蘇摩終于得到了一個能回答大部分疑問的答案
“原來原來是這樣”
很難想象,內在能居然也有相性。
或者說直白點,天賦
就像有的人擅長學習,有的人擅長體育,有的人擅長邏輯。
大多數人一輩子忙忙碌碌,到頭來都沒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泯然眾人矣。
而有的人卻能在年輕時就將其發掘,一鳴驚人
反映在路線所帶來的不同內在能時,玩家在接受后居然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有的人擅長廚師學徒,卻選擇了農耕者。
那么農耕者帶來的內在能就沒那么活躍,獲得經驗的速度會減慢。
同理,如果換成自己擅長的內在能,獲得經驗的速度就會提升。
相性越高,獲取經驗的速度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