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拓印,令丁攀的靈識越發敏銳起來。
心得與雜記不少,基本上都是玄陽地窟歷代修士所留,流傳多年。
其中主的重要性,幾乎不在功法之下,借鑒前人之事,可以避開很多不必要的兇險。
與石有關,上面寫道:“五行,乃相生相克之輪回,老夫修道至今,對五行之術接觸頗多,隨著感悟日益加深,漸漸有了疑惑。”
“書中有云,這世間萬物皆五行所生,但天地間依然有云氣風雷光影等無形之物所在,而天地間最常見之物------石,在老夫看來卻不屬于五行。皆將石歸屬于土,但老夫卻不這么看!”
山中的巖漿其色赤紅,其形若水,但若巖漿流出山口,冷卻之后卻又化為石。”
我所用。”
“石中更有木,一粒種子竟有破石之力,故常見松柏生于懸崖峭壁之上,木沉大地不腐些骸骨,基本上與石頭別無二致,莫非骨頭也是一種石頭么?”
“石雖不入五行,但老夫相信將來一定會有人能尋到石中之秘,老夫預感,石威一旦施展到極致,會堅如金,韌如木,柔如水,烈如火,厚如土,威力絕不在五行之下。”
“石乃孤物,但亦為天地間最平凡之物,身具五行之力,卻跳出五行之外,隱有傲然之意,卻不知是五行將石排斥在外,亦或是石不入五行,老夫不得而知。”
老此雜文若是他人看到定然會當之為天方夜譚,拋之腦后而去。
這吞服靈晶之事,便是這眾多不信邪之事當中的一個罷了。
修道之路,本就充滿荊棘,常有莫名的危機相隨,生死更是相伴左右,他何嘗不想以最平緩的速度來吸收靈氣,一旦發覺不對便可立刻中止,那樣的筑基,絕不會有任何的危險。
那無形天道中的平衡之道。
元液凝結的速度,并非平緩,而是愈發快了,而與此同時,丁攀體內的各處經脈,也在這海量的元氣擠壓之下,達到了容納的極限,緊接著,便是破碎。
經脈的破損,伴隨著悶響,而幾乎是在瞬間,那破損之處,便被那濃郁至極的元氣裹住,攀眼中竟然透出一絲笑意,盤膝坐正,閉上雙眼,至于身上的舒爽和痛苦,丁攀不再管它,冷眼旁觀,仿佛都是他人之事。
仍在源源不斷出現的靈氣,如脫韁的野馬,在經脈中橫沖直撞,縱橫不休,而且這勢頭有更加猛烈的跡象,若是就此下去,丁攀全身經脈的修補速度將會無法趕上靈氣增加的速威脅,暗影蛛后一邊揮舞步足抵擋莫娜的大刀,一邊瘋狂后退,試圖躲進蛛群以避開殖裝戰士們的攻擊。
看到丁攀如心中冷笑,卻并未出手阻止,在他設下的禁制下,要是能讓這些人將消息傳遞出去,除非丁攀故意為之,否則,即便是元嬰修士,丁攀也有信心截斷其傳遞消息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