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燈昏暗,火苗在氣流下微微晃動。
王桂枝拿著針順手在燈芯上挑了一下,再次抱著兒子腳,仔細挑著暗刺。
才四十多歲兩鬢已經斑白,臉色膚色像是干了的核桃皮皺在一起,都是風風雨雨和飽受苦難留下的痕跡。
趙向南心肝發顫,又酸楚,望著母親的臉,百味陳雜。
上一世,他出去打工,混出了一點樣子就總嫌棄母親經常會啰嗦,現在再想想,那每一句啰嗦都像是水一樣在澆灌著自己的心,溫暖著自己的世界。
如果不是養育自己兄弟姐妹四人,省吃儉用,一輩子什么好東西都沒吃過,母親的身體又怎么會跨得那么快。
經濟,是決定人類壽命的最直觀因素。
這輩子必須讓母親少受點罪,將來多吃點好的,把以前身體的虧損補回來,將來多陪自己一段時光。
察覺到兒子眼神,王桂枝疑惑道:“怎么了?”
“媽,你真好看。”趙向南情不自禁孺慕道。
王桂枝忍不住笑了下,沒好氣說道:“讓你上學你不好好上,現在知道當農民日子不好過了吧,大人的事你別操心。一會早點睡,明天起來好好看書,爭取將來考個大學走出去別當農民。”
別當農民。
很簡單,而又很沉重的一句話。
歌里總唱著天不刮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當那老百姓多么多么開心。
但事實上,有的選擇誰又想當農民呢!
幾十年計劃體制下形成的所有制、身份和人事“界限”,如同壁壘,森嚴了得,一個“戶口”,就能致人于死地,無論你有沒有能力。
你是農村戶口嗎?
是!那么,你就注定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
而只要生在城里,就“一登龍門”,無后顧之虞。
至于當上了“干部”,更是鐵飯碗、鐵交椅了,終身受用,享用不盡。
一旦當了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汗水浸濕三畝田。
祖祖輩輩瀝盡血汗,日出而作日落息,每年從早忙到晚,一年下來收成的糧食得免費交出去一半還要多。
什么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農民就是。
像是蟲蠶一樣,永遠沒有退休,直到完全走不動,累死的那一天。
而農民家庭唯一的希望,就是考上大學走出農村,無論是做國企職工,還是領導干部,都是鐵飯碗終生受益。
趙向南其實心里明白,父母讓他下田里澆水,狠心把他累的中暑,就是希望自己知道農民有多苦,開學再去讀書,好考上大學。
上一世,他確實是這么做了。
但高三失利,家里負擔又太重,為人子女哪還好意思再給家里加重負擔繼續復讀。
不過,上輩子是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沒得選無奈為之。
現在?
“媽,我想先去南方打工。”趙向南試探著說道,有些擔心父母聽到這話會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