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耀正色道:“香港的工業經濟看似每年增長很快,其實已經處于暴風口,時機一到,香港的工業將徹底消亡。”
麥理浩沒有開腔,也沒有感到震撼!
很明顯,這些說辭都是對面的人夸張之詞;
香港的工業就算出現一些問題,也不至于消亡。
麥理浩說道:“愿聞其詳!”
吳光耀繼續說道:“成衣、紡織、玩具這些,在發達國家屬于夕陽產業;再加上國外陸續出臺法律,對香港的這些產業進行限制;所以,我并不看好這些產業的未來。
重要的是香港的地價和房價,也不利于這些產業的未來的發展。”
聽聞一個地產商說地價和房價高,麥理浩心里有點想笑;
但是轉念一想,這里面的責任,港府應該最大,麥理浩又笑不出來了!
麥理浩回應道:“吳先生,我雖然并非商人,也不是經濟學專家,但產業轉移似乎也是正常現象,曾經的英國、德國、美國,包括10年前的日本,都發生過這種現象,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低產值的產業會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制衣、紡織這種行業在發達國家都已經屬于夕陽行業,倘若香港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這些人工密集行業的離開應該也算正常吧!”
吳光耀馬上說道:“對,確實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香港沒有其他工業,可以代替這些低端制造業。新加坡、韓國等新興經濟國家,這些年大力發展重工業,以及高科技產業;我有個預測,再過15年,這兩個國家的人均工業產值、工業產值都會超過香港。再過25年,香港的工業將徹底消亡。”
麥理浩一愣,這位今天是來當預言家嗎?
好在,麥理浩知道,這些話語只是引出后面的目的;
“既然吳先生這樣篤定,我也不愿意和你爭辯!不過,吳先生既然這樣說了,那一定有什么好的建議,不妨說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吳光耀點點頭,并不在意麥理浩信不信!
“總督閣下,我覺得我們應該參考美國的硅谷,成立一家科技園,為香港孵化出大量的科技公司!未來是科技的時代,就像我當初預測的一樣,人類將進入電子時代。我認為,我們香港有大量的資本,如果發展這些高科技產業,本身就具備很大的優勢!”
麥理浩沉思起來,建立科技園,那就需要大量的土地;
而土地是港府的重要經濟來源,哪怕自己是港督,在這方面也不是一人說了算。
吳光耀見麥理浩不說話,繼續說道:“坦白來講,吳氏家族想投資一個新市鎮!”
麥理浩一愣,連忙說道:“吳先生請細說!”
吳光耀點點頭,拿起手中的資料,來到麥理浩的辦公桌旁;
打開一副香港的地圖,吳光耀在天水圍的地方畫了一個圈。
“總督閣下,這里是天水圍,現在是些農田和池塘,這里的面積一共是5200萬平方尺。
第一,我們成立一家類似美國硅谷的科技產業園,形成一個能讓五萬人以上就業的科技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