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陳國強的勸說,葛玉蓮心里雖然還是有些隔應,不過倒也不再堅持。
第二天,陳華不但請了二十個人收紅薯,還請了幾個蔑匠活兒做得比較好的人。
陳華打算用竹塊把自己家和地一起圍起來,這樣比較方便養雞。
陳華家里現在有十多只大雞,還有新孵化的兩窩小雞。
現在紅薯藤收了,陳華準備種點白菜、牛皮菜什么的來喂雞、喂豬,如果不圍起來,那不等菜長大,多半得被禍禍的厲害。
選三年以上的老竹來做圍墻,最少能管三年,如果再經過簡單的碳化處理一下,用過四五年完全沒問題。
請人了自然就得買酒買肉,這時代農村買東西比較麻煩,不是趕場天買肉基本上不可能。
今天趕場的鄉鎮離陳華家最近都在十里以外,靠走路有點太費時間,陳華打算到老支書那邊去借自行車用一下。
說來有點鬧心,陳華他們全村一千來戶,就村支書家里有一輛破單車,還是五年前按一個人頭一毛錢大家集資買的。
說好每戶每年最多只能用一次,單車自從買回來就一直沒有閑過,沒事辦還可以騎著玩兒嘛。
再說剛開始買回來的時候,單單是學怎么騎單車,就用了兩年的時間,畢竟有的是人想要學怎么騎單車吶。
也是這時代的東西制造的扎實,如果是以后的那些單車可經不起這么折騰,這應該才算是真正的物盡其用的。
陳華來到村小,還沒有開口,就被老支書好一頓的埋怨。
“你小子行啊,現在賺到錢了就不認識人了,來來回回的也不知道帶點禮物,老子更是連你人都看不到,說吧,這次大駕光臨有何貴干啊?”
一頓夾槍帶棒的話,砸得陳華有點懵圈,“我得罪你了?”
陳華確實沒有帶禮物的習慣,一般都是有事兒了才送禮,平時來回一趟根本就沒有想到上面去。
這確實多少有點沒心沒肺了。
回家帶點小東西做禮物,這種小殷勤其實是很好的習慣,可以拉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
可惜,就陳華前世那種心態,那么講究人情世故根本不可能。
“沒說你得罪我,老子這是教你做人吶,算了,懶得跟你這種憨憨啰嗦,說吧,什么事?”老支書有點恨鐵不成鋼。
好意只能心領了,陳華沒打算改變自己,人情世故太過老練,其實也是一種負擔。
“哦,我想借單車用一下,今天請人吶,去買點酒肉回來。”
“酒啊,村里面就有,咱們自己烤的酒,不比外面的更實在嗎?
至于肉嘛~!”
老支書沉吟了一下,眼睛一亮,問道:“魚你要不要?魚肉也是肉啊,你家里總不會缺油吧?”
“你有魚?
什么魚?
先說好啊,太小的魚我可不要,免得別人說我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