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林葉知道那么多詩句,并不是因為她特別愛讀詩,只是因為她記性好。她告訴穆林,這也是她的勤能補拙的成果。
“你這學神級別的,還有拙?還要勤補?不信!”穆林完全不相信林葉的話,他可是親眼見證過林葉那從不復習的學習態度。
“你別老神、神、神的。就算真是神,也是有弱點的,譬如阿基里斯的腳后跟。還有宙斯好色,赫拉善妒,赫爾墨斯狡猾,哈迪斯愛好綁架……”
“停!你說哈迪斯啥?愛綁架?”
“是啊,老婆不就是綁來的?”
“呃……好像的確是綁來的!”穆林撓了撓腦袋瓜子,“這希臘的那些神都是事兒多的近親!我們能別用這些事兒媽舉例子嗎?看看我們華國的神,多知書達理?”
“也不全是。”
“怎么又不全是?”
“沒事兒放狗咬人,綁架自己老妹的二郎神,知書達理?”
“我說葉子,你能不挑我刺嗎?”
“呃……我們是不是偏題了?”剛剛討論的是為什么林葉會知道那么多古詩。
“我們不是經常跑題嗎?主要是你太會扯皮了!”
“我?你確定?”林葉覺得穆林這就是明晃晃地推卸責任。
“哎喲,別計較那么多,趕快回答你要補什么拙的問題。”
“修辭手法。”林葉回到正題,“你也知道我對修辭手法,特別是比喻和夸張,掌握得不太好。”
“嗯,這我知道,每次我一用你沒聽說過的,你就懷疑我邏輯有問題。”
“嗯,古詩有很多特別夸張的比擬和修辭,我小時候讀古詩,就是四個字:接受無能!讓老師特別頭疼。”
“怎么個接受無能法?”
“就比如你剛剛哪首,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小學老師讓我們寫讀后感,我想了老半天,就寫了四個字:好快的船。”
“啊?哈哈哈哈!你笑死我了!好快的船!好快的船的說!哈哈哈哈……”穆林笑到肚子疼。
“笑夠了?”
“還有沒有別的例子?”
“額,比如,飛流直下三千尺,那就是一千米,是不是丈量隊粗心大意多加了個零啊?
“比如,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這是要出了大氣層,到了空間站同步軌道的節奏嗎?
“還有比如,去年一滴相思淚,今年剛流到腮邊。那滴淚肯定是大年三十跨年的時候流的,不然那臉該有多大,多長啊?
“還有……”
“哈哈哈哈!別,我求求你了!……哈哈哈哈!……別說了!……哈哈哈哈……再說下去我要笑膻氣了!……哈哈哈哈!……好長的臉都出來了!哈哈哈哈!……”
“跟你講正經事兒呢!有那么好笑?”
“怎么不好笑?你隨便拉個人來問問,肯定笑抽!”
“老師就沒笑抽,人家氣抽了!”
“哈哈哈哈!那后來怎么解決的?”
“還不是被叫了家長?然后外公回家后對我說,多讀讀。其實我的理解是沒錯的,但是呢,詩句不能用邏輯。
“詩句就是越夸張,越能表達出詩人想要的震撼。他讓我多讀讀,多對比,抓住精髓,總結出運用修辭手法的規律。”
“所以你就讀了無數首詩?”